第150章 第 150 章(1 / 2)

科舉之路 阿呆點點 8673 字 2024-04-16

官家的意思, 唐林清楚,也能接受,太孫總比其餘幾個皇子好。

泰安帝現在最看好的是依然是太子, 但是太子的身體不甚康健, 其餘的兒子他又看不上, 正好太孫聰慧, 好好培養,也能堪當大任。

教導太孫,最適合的人選是朝中重臣,而唐林則是泰安帝的首選, 三品左右朝臣不是已經站隊了,就是才學能力不如唐林。

像吳尚書這樣的朝中重臣, 政事堂和各部的事情已經占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而且當初太子太師、太保都沒從那幾人中挑選,現在的太孫自然更不可以。

唐林則不一樣, 雖然政事堂和吏部也需要他,但在吏部的事情,他已經處理的遊刃有餘了。

就像現在臨近元旦, 本應最忙的時候, 這唐林還能帶著自己那兩司照常下衙,而且事情處理的極好。

政事堂這邊, 他的官職未到,所以不能常來, 泰安帝也在控製著唐林來政事堂的次數,太多了,禦史台的奏章就要來了。

最重要的是,唐林才學出眾, 政事上的見解獨到,身在高位且有實權,無疑是一個極好的人選。

泰安帝除了扶持太孫外,還查探著其他皇子的勢力。

以太子身體康健,手段勢力皆有,等他走後,太子繼位,那些皇子自然翻不出什麼風浪。

但若是太子早早地去了,留下太孫繼位,身為叔叔,他們不會服氣如此年輕的侄子壓在他們頭上,到時候,寧朝恐怕會陷入內亂。

所以,現在泰安帝除了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外,還要一步一步的打壓其他皇子的勢力。

當時知道太子身體虛弱後,他也觀察過其他皇子,想要找到合適的人,隻可惜,沒有。

大兒子性格急躁,同勳貴親近;二兒子頗有心計,也夠狠心,但同世家太過親近。

四兒子一心撲在邊境,今年會隨兩部回來,有軍功也有謀略,按理說,應該是最適合的人選。但是,太重征伐,恨不得將寧朝周圍的小國都打下來,不注重民生。

當時他想的很好,內有太子處理政事、對百姓官員以仁、治理國家,外有四兒子領兵征伐,保衛寧國土地。

對於他的想法,兩個兒子也都知道,也已經默認了,結果……

五兒子不用說,又蠢又毒,這輩子應該出不來了;六兒子平庸無能,要真坐上了那個位置,不說兄弟們服不服他,恐怕連朝堂上的大臣都能耍著他玩。

七兒子更不用說,這麼些年,也沒見他乾過正事,八兒子就比孫子大五歲,還不如孫子聰明,算來算去,還不如孫子呢!

裕郡王府,紀黃啟看著舅舅,想要舅舅最近的部署,心中越發生氣,問道:“舅舅,現在父皇已經定下了皇太孫,就算日後太子死了,也有太孫在,我還有什麼希望!這樣的關頭,你竟然隻關心禮部尚書的位置。”

“殿下莫急,你如今的樣子,像極了誠郡王。”王侍郎點了一句。

“那個廢物,在旨意下來後就破罐子破摔了,現在連朝會都請假了,舅舅你竟然拿他同我比?”

紀黃啟想到這事,心中更是憤恨,父皇永遠都是這樣,眼中隻有嫡子一脈,其餘的兒子就算再優秀也比不上嫡子。

就算現在這個太子廢了,他還是想要扶持嫡孫,憑什麼!!

“殿下,你的心不穩了,現在還沒有塵埃落定,靜下來,好好謀劃,說不定還有一絲希望。”王侍郎說道。

見這個皇子外甥聽進去了,王侍郎繼續說道:“能影響官家決斷的隻有政事堂,像這次立皇太孫,隻有政事堂才能提知道,甚至出主意。而現在政事堂中的並沒有我們的人,以範嶽還會給我們傳些消息,如今巴不得跟我們撇清關係呢!”

“就算有了禮部尚書之位,沒有其他職位,你也進不了政事堂,不是嗎?”紀黃啟開始思考。

“沒錯,但得到了禮部尚書的位置,後麵的就好走了。”

“雖然禮部不如吏部和戶部,但是它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科考,禮部舉辦科舉諸事,和學子們自然親近。要是再得到幾年後的會試

主考官之位,殿下的勢力便能擴張出去。”

“舅舅說得對,學子雖然剛剛步入朝堂,但正是好招攬的時候,要是其中有個像唐兼之這樣的,怎麼著也能有一爭之力。不過唐兼之這樣的太少,能有一半也差不多了。”

王侍郎看著外甥,果然,再理智的人遇到權利都無法保持往日的樣子,又說:“殿下,我們現在隻能一步一步來,雖然有了皇太孫,但是皇太孫年幼,就算日後繼位,你身為叔叔,還對付不了他嗎?”

這是世家能不能再興起的最後一搏,自泰安帝繼位,世家一步步沒落,永熙王氏,本是世家譜中排名列的世家,士祿公卿出過不少,可如今,卻連政事堂也進不去。

隻因官家重視寒門,從開朝時的滿朝皆世家,到如今,世家隻占了朝堂上的一半,而高官中,幾乎無世家,這讓王昶怎能甘心。

而政事堂中唯一的世家出身的範嶽,卻不打算重興世家,隻想求全。

所以就算範嶽同為世家,他也不會手下留情,吏部、戶部他難以進入,官家也不會讓他當上這兩部的尚書。

但是禮部,他還能一爭,他是二皇子的舅舅,和妃的哥哥,就算再不喜世家,看在這兩位的麵子上,還是能升遷的。

至於兵部、工部和刑部,他從沒放在眼裡過。

紀黃啟有些沉默,從最開始的篤定,到現在他已經開始遲疑了,太子沒死,父皇身體康健,現在還有一個皇太孫。

而自己這邊的勢力卻在縮小,一直拉攏不到朝中重臣,他手中並沒有兵權,之的插手,父皇明顯已經察覺到他了,暗地裡培養的人手被打壓了過半。

剩下的一半,連殊死一搏都不夠,這些都讓他產生了遲疑,但同時他心中的野心,不允許他就此放棄,終於,他下定了決心。

“舅舅,我們在翰林醫館院是不是還有人手?”

“有個醫官副使在,你是想?”

“沒錯,既然做了,我還是想要做下去,既然父皇旨意已下,隻有父皇和太子都死了,而一個年幼的皇孫,根

本不會是我們的對手。這樣,我們才有希望,不然等他羽翼豐滿,恐怕再無可能。”

王昶點了點頭,說道:“這事要好生謀算,我先入主禮部,然後再聯合我們的人,給太子下藥,而這藥也得好生尋找,最好能不露破綻,讓太子慢慢虛弱而死。”

“不過此事依然有風險,那醫官副使,並不負責太子的身體,就算有了藥,也隻能另尋時機。”

“而官家那邊更是難辦,若是能有你母妃幫忙,那麼官家因為太子之死,傷心過度而亡,是最好的方法。”

“我會去說服母妃的。”兩人輕聲商量著之後的事情。

事後,王昶離開裕郡王府,目光閃爍,他將世家的未來壓在了這個外甥身上,雖然外甥的決定是他引導的,也是他希望的。

可真的看到外甥這麼說時,他依然心驚,這個外甥上位後,真的會重用世家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