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為了提高識字率,唐林還利用安置房,在安置房內放了寫字板,比唐林小時候練字的高級一點,至少是匠人精心製作的。
由府衙胥吏擔任先生,在晚間教百姓認識幾個字,為此還有關於這些“字”的有趣故事,是當初唐林教小滿識字時用的。
那時候不去安置房認識幾個字,聽一聽故事,跟彆人聊天都沒話題,特彆家裡的孩子還愛聽,日日吵著要去。
現在,在永興府認識字已經不稀罕了,能寫兩個醜字的也不稀罕,有一筆好字的才稀罕,要求拔高了許多。
而官學也有了改變,啟蒙院是孩子們最開始待的地方,也是束脩最低的院子。
之後根據天賦,先生再建議孩子去不同的院子,比如律學院、醫學院、算學院等等,由禮房都學統管,隻是束脩也會有變化。
當然家長的意見為主,若是天賦一般的孩子一定要去儒生院,那也可以進。
可以預見,等到這批孩子成長起來,永興府絕對會一鳴驚人,隻是可能會要好幾年的時間。
這個功勞也不會落到唐林的身上,可唐林不在乎,在他看來,隻要對百姓們好就可以了。
而在醫療方麵,唐林讓醫都學會定期請永興府的郎中交流,得到少見的醫書後,也會放到醫書房,供郎中們翻閱。
鼓勵郎中們開設醫館,雖然還是貴,但是以前是貴到讓人無法承受,現在是小貴,在百姓的承受範圍內。
蘇女醫到底不甘心,她學醫多年,除了喜歡醫道外,更是想要救人,而且蘇家教她的,多是方脈科、針科。
婦人科是她自己摸索出來的,隻要不將蘇家的那些流傳出去,隻是教婦人科的話,完全可以。
於是在征得唐林的同意後,她去了府衙登記,成為了三等醫者,除了去官學的醫學院教授外,還開了家醫館,去慈幼院,找了幾個有天賦的女童,有意向的就收下,成為醫館學徒。
這樣的事情,在一些人眼裡,是離經叛道,可身為女子,哪個沒有病痛的時候,少女時還好,隻是例假來時會有腹痛、或是感冒發熱。
成為婦人後,才是最麻煩的,現在有了女醫,而且醫術頗為高明,對於那些說三道四的,她們第一個駁了去。
如今永興府的人口有了極大的提高,雖然還不能成為上府,但是在中府之中也算是在前列。
而且轄下各縣差不多都上升了一等,像興土縣這個中下縣,並且還大量減少過人口的,如今也成為了一個中縣,其餘的更不說。
唐府更不用說,小滿已經到了啟蒙的年紀,五歲的時候,唐林就將他送入官學的啟蒙院。
而他的睡前故事,也成了啟蒙書籍內的一些句子,由唐林仔細講述其中的含義和裡麵發生的故事,小滿倒也喜歡聽。
在泰安三十四年四月中旬的時候,唐家二郎出生了,跟他哥哥一樣,也是從唐林念的詩詞裡挑一個字,這次是“兩朵隔牆花,早晚成連理。”取了裡麵的“早”子,小名就叫小早。
等到泰安三十五年四月下旬,滿周歲的時候,取了個大名,叫唐博理。
這兩年唐明和李月娘的身子極好,比唐林還要健壯得多。
兩人常常去安置房跟人聊天,特彆是聊天的人知道自己是知府他爹娘時,那尊敬的樣子,極大滿足了李月娘的虛榮心。
唐森現在依然在府學教書,雖然在備考,但並不心急,他的天賦不高,雖然有二哥教導,但還是再穩當些才好。
婚後,他和劉娘子生下一子,現在不過兩月大,正是喜歡的時候。
唐樺則去了永安府的鳴鹿書院讀書,也就休息的時候會回來,平時就待在書院裡。
這是唐林推薦的,一個人閉門造車不好,書院裡同窗多,而且裡麵的先生都是大儒,正適合心係科舉的學子。
而唐家那邊,又是不同的情景了,這幾年那邊還算安分,唐劼天賦一般,現在還在讀書。
唐林沒有幫太多,隻是送了些書籍過去,偶爾元旦是願意指點幾句,旁的也就沒了。
唐大海見狀也不知道怎麼說,二孫子願意指點,可曾孫不開竅,雖然孫媳婦想讓曾孫去林子地方,唐大海沒鬆口,他知道林子不會同意的,林子現在是家裡最出息的,他不想,誰也勉強不了他。
這幾年還不容易跟二孫子關係緩和了一些,唐大海不想再鬨僵了,他人老了,已經沒精力了。
唐寶已經成親,對於家裡的事情,他心知肚明。
反正都分家了,大房也沒這本事硬逼著二哥,除非他們不想要侄子前途了,而且現在二哥的官越當越大,他們不敢得罪。
所以便一心跟父母、媳婦一起過小日子,偶爾去鎮上、縣裡看看兩個姐姐。
泰安三十五年七月,唐林將永興府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完了,接任的知府不是彆人,正是他的四師兄何敏行,所以唐林走的很放心。
至於市舶司提舉一職,是從下麵的副提舉選出一個擔任的,倒是少了很多事。
就是百姓極為不舍,一路送唐林坐上船,隨船相送,直到出了永興府!
坐船幾日,上京府已然出現在眼前,雖然常常和老師好友的通信,但裡麵究竟是何情況,唐林也沒辦法確定,特彆是這幾年太子的身體並未好轉……
作者有話要說:出自唐代牛希濟的《生查子》
感謝在2021-07-3000:43:01~2021-07-3100:49:1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安安娜、久裡30瓶;江南紅葉10瓶;我是雞湯6瓶;愛吃肉肉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