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2 / 2)

科舉之路 阿呆點點 5238 字 2024-04-03

唐明夫婦看著自己兒子背的如此流利,心裡開心的不行,覺得隻要這樣下去,兒子以後定能讀下去,總不能讀書好的不讀,讓讀的差的繼續學。

可李月娘想到平時公爹和公婆更喜歡木頭,而且木頭還是這個家裡第一個孫子,說不定還真可能不讓自家兒子繼續讀書,去供大孫子。

一想到這,李月娘就想等回了屋子後,跟自家男人好好說道說道,咬著牙也要供兒子讀書。

相比之下,唐石和李大娘的心情就不怎麼好了,看到自家兒子背的磕磕絆絆,時不時還要看看唐林。

李大娘心裡就急得慌,大家都知道,當初公爹說的是誰讀的好供誰,可如今,孩子們才剛讀書,就有了高下之分。

唐石也是如此,木頭是家裡的第一個男孩子,本來想著木頭大兩歲,怎麼著也不會比弟弟差,可如今一看,居然還是林子念得好,一想到以後林子繼續念書,而木頭隻能回家種地。

唐石就不甘心,木頭可是長子長孫,就算磨破了嘴也得讓木頭讀下去,多認識一些字,不過,這也得讓木頭和林子差不多才行。

所以,唐石下定決心,等回了屋子裡,要壓著木頭多背幾遍。

而唐竹兩口子就沒想那麼多,畢竟這兩個都不是自己的孩子,現在出來隻不過是想著以後兒子也會去讀,了解了解私塾是怎麼樣的。巴不得兩個人背的都不好呢,這樣就能讓自己兒子讀書,說不定以後還能到縣城裡去。

背完後,唐林就跟爺爺說:“爺爺,先生把寫了《三字經》的紙給我們讀,但我們之前怕把紙弄丟,就放在學堂裡了,您可不可以給我們弄個裝東西的筐子,這樣我們就可以帶回家來,看一看上麵的字了。”

一聽到二孫子的要求,唐大海立馬就答應下來了,說:“好,這樣反正明天也要去砍竹子做竹筒,咱們多砍一點,請你們周叔去做,像這樣的籮筐,你們周叔做的可好了。”

這個周叔,人稱周大,平時也是種地,有一手篾匠手藝,雖然一般,但也讓人十分羨慕了,農閒時把東西做好後拿到鎮子上去賣,賺上一些錢,再加上田地上的收益,可以說是村裡的大戶了。

兩人背誦完後,唐大海就讓兩個孩子回屋裡去歇息,畢竟今天兩個人來回走了一路,怕是累的很了,特彆是林子,如今不過五歲,走了那麼遠的路,一定要好好歇息。

今天這一次背書,使得唐大海更加重視唐林了,雖然他自己都沒意識到,要是在平時,他定是先讓木頭先洗漱,再讓唐林去,畢竟熱水就那麼點,現在雖然天氣暖和了,但也是要兌熱水的。

可這次,他讓兩個孩子一起去了,唐王氏沒察覺到,可其餘眾人都察覺到了,唐石和唐竹的眉頭一下就皺了起來,唐明心裡暗喜,畢竟這樣一來,兒子能繼續讀書的機會大多了。

進了屋子後,木頭直接趴在了床上,想要睡覺,可是李大娘一下子就把他拉了起來,讓他繼續往下背,沒有林子在一旁,木頭怎麼都背不出來,而李大娘也不知道下麵的內容,兩個人就這麼僵持住了,直到唐石進來,看見這情形,想著以後還是得讓林子過來和木頭一起來背。

而唐林打了些熱水,想把自己的身體擦一遍,再睡下,而且,因為讀了書,終於有理由拒絕娘幫忙擦身體了,一想到這,唐林不由得竊喜。

李月娘看著自家孩子把水桶搬到櫃子後麵,躲在那裡擦身體,不由得想:也不知哪兒養出的怪癖,缺水的時候要洗完腳才上床,不缺水了,就要擦個身體,以前還肯讓自己幫忙,現在連看一看都不行了。

很快,唐林收拾好了,馬上爬到床上,對李月娘說:“娘,今天放學後,小舅舅來看我了,還抱著我走了好長一段路呢!”

“是嗎?那你有沒有好好跟小舅舅說話,外公外婆怎麼樣了?”

李月娘聽到弟弟專門去看林子,十分開心,覺得自己的娘家看重自己,弟弟也沒忘記姐姐,又擔心自己爹娘的身子,可轉念一想,娘家條件比婆家好上一些,應該也出不了什麼大事。

唐林回答著月娘的問題,因為知道娘親有多關心外公外婆他們,所以在遇到舅舅的時候,唐林就多問了一些,不過再多,唐林也說不出來了,畢竟他現在是個比較聰明的五歲孩子,可再聰明,唐林也不能說自己從小舅舅的語氣裡推測出來的東西,那不是聰明,是妖異了……

在睡前,唐林又在房間裡背了兩遍那段《三字經》,還用手比劃了自己認識的兩三個字,就著透過窗戶的月光,唐明和李月娘看的模模糊糊的,但這也不妨礙他們激動的心情,在唐林說以後要教他們識字的時候也沒反對,哪知道,唐林會記得那麼牢,在家裡能買起油燈後,每晚都會來教他們識字,直到把常用字都認全了,才罷休。

這晚,唐明兩口子因為情緒太過激動很晚才睡下,說了很長時間的話,唐明還想再去鎮上看看再找份工,李月娘也想多接些縫補夥計,儘量多賺些錢,供唐林讀書。

而唐林,雖然閉著眼裝睡,可腦子一直在有意識的記憶今天先生念過的《三字經》,並把那幾張紙上的繁體字和三字經作對比,熟悉繁體字,轉了兩遍後,才進入了夢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