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璋瓦(三)(2 / 2)

蚍蜉傳 陳安野 6317 字 2024-04-17

王承恩有意道:“聽周閣老的敘述,趙當世似乎就是個既有才、又忠心的人物。”說著抬眼瞅了瞅周延儒。

周延儒心裡暗罵王承恩狡猾,拉自己下水,但

他為左夢庚的事而來,否定趙當世等同於否定左夢庚,便隻能咳嗽兩聲,意味深長道:“其人或許可期。”

崇禎帝思忖良久,乃道:“如今北虜得勢,遼東兵力難以回援中原,兩線受難。要遏製聲勢愈加猖狂闖逆,我看僅憑侯恂、孫傳庭等人還不夠。”

周延儒聞言下意識就去找兵部尚書陳新甲的身影,當然沒找到。回過神,他隻覺崇禎帝在此等場合突然提到趙當世,應該彆有用意。

“孫傳庭督陝西兵,侯恂督河南兵,隻此兩督之力,的確不能遽滅闖逆。”事到如今,周延儒打定主意,權且順著崇禎帝的話說下去,走一步看一步。

“孫傳庭主陝西,侯恂主河南,範誌完守山西,闖逆的西、東、北三麵都有了人,但顯而易見,南麵尚有缺口。”

“宋一鶴?”周延儒策略性地打了手太極。

“給了他快兩年了,連楚東南都定不了,無才也。”崇禎帝搖起了頭,其實對於楚豫間的形勢通曉

,他遠比周延儒與王承恩透徹。

“趙當世?”

崇禎帝不置可否,卻道:“我很欣賞他。”並道,“我這兩個月仔細查看了湖廣、南直隸等地呈貢的每一件奏章文書,這兩處各部官軍情況與孫傳庭去之前的陝西大體相同,兵雖多,卻是約束不力、各自為戰。一盤散沙,怎能為國禦侮?”和列祖列宗類似,崇禎帝召見親昵近臣時說話也多以“我”自稱,“朕”基本用在書麵。

“可......”周延儒有些緊張,大致猜出了崇禎帝的用意。不消說,有著比左良玉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實力且對朝廷一向恭敬的趙當世已然得到了崇禎帝的另眼相待。不過他心有顧忌,因為說到底他對趙當世並不了解,要真按崇禎帝的想法辦下去,趙當世必定會一躍成為大明最頂尖的封疆大吏之一,倘若那時候此人生出什麼禍變,那可是天傾的責任,他自謂是擔不起的。

然而,反對的話又說不出口,因為他直到這時

才醒悟,崇禎帝開頭突然沉肅下來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設下了圈套。自己當下如果開口反對,便不免有“巧言諂君、反複無常”的罪責,想當初傅宗龍可就是因此被不由分說剝奪官職投進了天牢。

王承恩不吭聲,心裡實則對周延儒抱有一絲同情。崇禎帝做事果決,特彆有主張,一旦思定認準的事基本不會動搖。為了防止內閣及其他大臣反對,他慣用的一招就是先挖個坑等大臣們跳進來,再將自己的實際想法說出,等大臣們覺察不妙,說出去的話覆水難收,自是無法再拂聖意,個彆骨頭硬想改口的大臣比如孫傳庭、傅宗龍等,則直接順勢扣上頂帽子,投入天牢以示懲戒。周延儒雖說老練,但總有馬失前蹄的時候,比如今次就沒逃過自己配合崇禎帝設下的這個小局。

周延儒不吱聲,崇禎帝目的達到,撚須微笑,一派得意之色,緩緩說道:“我由是想,湖廣、安廬等地也需要選人出來統籌局勢,這樣的話,即可達到將闖逆四麵圍困,堅密不透的效果。”

王承恩趕忙奉承道:“爺爺明智。”

崇禎帝接著道:“湖廣、安廬等地形勢與陝、豫等地不同,我尋思著,得設專人提督戎政......這樣恐是最好的選擇。”

“提督?”周延儒顯出幾絲花白的長眉一抖。總督為文,提督為武,崇禎帝沒有明說那“專人”是誰,但話到這份上,縱然傻子也能揣測出他心之屬意。

“容我再想想,屆時召集內閣各老,一起考較考較、參奪參奪。”崇禎帝點到為止,凝重的麵容間勉強擠出些笑意,“安祿山、史思明都原形畢露先後殞命。收拾天下,我大明的郭子儀也該出來了。”

涼亭微風習習,左夢庚一連吃了幾杯酒,一臉痛快。

“慢點吃,彆耽誤了軍事。”趙當世笑道。

錢中選仍然滯留在漢陽府,尚未跨江。宋一鶴受朝廷施壓,隻能捏了鼻子放左夢庚進武昌府,但左夢庚與他之間,必然少不了一係列的明爭暗鬥。左夢

庚要應付變數還有很多,遠未到鬆懈的那一刻。

“嘿嘿,有義父在,孩兒還怕耽誤什麼!”左夢庚酒到興頭上,有些激動。回想大半月前,自己兵疲父喪,淒淒慘慘渾如無根之木無依無靠,是趙當世主動幫他打通了京城的人脈,爭取了官職順帶還找到了安身之所,這份厚恩,萬金難買。

金聲桓、高進庫等原本對趙當世很有敵意的左家軍軍官見此,亦沒了聲響。一朝天子一朝臣,左良玉已死,左夢庚成了左家軍的新頭兒,他們辦事的觀點得從左良玉的角度轉移到左夢庚這裡。左夢庚信任趙當世,趙當世也確實實實在在提供給了左家軍諸多好處,將左家軍從泥沼中拉了出來。所以他們現今更願意相信,趙營與左家軍曾經的摩擦,純是趙當世與左良玉的個人恩怨導致的。左夢庚是趙當世的義子,兩人相處甚是融洽,這是新氣象。更何況左家軍目前也迫切需要趙營這樣的強力盟友支持渡過困難時期。順勢者昌、逆勢者亡的道理沒人不懂。

“從今往後,趙左兩軍便是一家,有什麼難處

,隻管提便是!“趙當世爽快說道,”兩軍攜手,共扶大明江山!”

“好!跟著義父,共扶大明江山!”左夢庚心情激蕩,點頭不迭。,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