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千岩烽火連滄海續六(2 / 2)

唐殘 貓疲 5760 字 2024-04-18

此番受命出來,明麵上乃是打著設置法壇以感應天地平定災患的旗號,到處括斂錢財和接受奉納,以為如今揚州城中興盛一時的修道練氣風尚所需。私底下未嘗沒有巡視各處軍州,以及評估回報的別任所在。

然而,這也多少應和了楊行湣的暗中所求和一時的指望。

而因為楊行湣是靠投奔了江西招討使兼天平節度使曹全晸手中,所接掌的淮西壽州之地。因此,在曹全晸及其所部儘數戰沒之後,他這個失去防地的廬州刺史,至今還未得到淮南行營方麵的公開承認和敕封。

而如今的壽州八縣,僅有五縣在楊行湣為首的小團體手中,其他三縣的地盤都在地方豪強出身的土團或是鎮將、防扼使手中把持著。從授命討賊的義營軍名分大義上說,他們甚至還要比占據了壽州大部的楊行憨更強一些。

因此,楊行憨若是想要統一自己地盤上的號令,看起來倒是相對簡單一些,但是卻要不得不防在事後,可能遭到臨近的官軍勢力乘虛而入渾水摸魚,乃至是淮南行營方麵的聲討與征伐。

所以他必需把這幫前來的使者一行,給從頭到腳的侍弄好了,才有可能獲得相應的名份和新職階,乃至是日後火並和侵攻他人的義理和因由所在。

雖然他不無一日不思奪回廬州故裡之念。並且還以此為號令來不斷的耳提麵醒的激勵著那些將士,但是在心中也是無可奈何的綽然而歎居多。

至少在擁有足夠的勢力和地盤,並且準備萬全之前;冒然興師動眾的跨州越縣去攻略,那始終在太平賊控製往來的長江水道威脅之下,分彆由草賊彆部和地方土團所交錯控製的廬州境內,終究還是不怎麼現實的事情。

尤其是那廬江周氏為首的古老門第,居然厚顏無恥的攀附上了那“周妖僧”而自引為同宗之義,引領許多年輕士人,學子越江往投之後,廬州境內的局麵就更加的複雜而混亂了。

而楊行湣至今也未能完全在壽州當地立足下來。更彆說是作為最起碼的地盤、人馬還有休養生息的積聚手段,都是缺一不可的。

隻是,當這位一聲不發而矜持仰首而行的“諸葛將軍”,在穿過了州城壽春的清淮們之後,突然冒出來的一句話,卻是讓楊行憨及其左近不由大吃一驚。

“嘗有人言,刺史麾下與那太平賊頗的淵源啊。。”

這刻楊行湣的第一反應是,自己不滿足於揚州城中的二轉手、三轉手的生意,而暗中使人托轉商旅與上遊太平賊治下荊湖之地通貿的事情,被人給揭舉出來了。

然後他隨即就反應過來,而搶在其他人露出更多情緒和事態之前,做錯愕狀爭辯道:

“此言謬矣,可真是包藏禍心;誰不知我廬州健兒可是與賊瀝血奮戰,最後連鄉裡故土都難存一時,而不得不離落寄寓於本地的啊。。”

“竟是如此道理麼。。”

臉色蠟黃而多處斑禿的諸葛殷,卻是眼中不以為然的放長聲調繼續道。

“山人可是聽聞,刺史據有壽州之後,就四處清丈田畝,招徠流亡,而劃地置為軍莊。又大肆嚴辦豪姓、大戶之家。以所得田畝出息贍軍養兵,並興辦工坊求利於淮上,。豈不是於嶺賊又異曲同工之妙呼。。”

“怕是院使有所誤會了啊。。”

聽到這話,楊行湣反倒是鬆了一口氣,而換上一種阿奉的表情笑道。

“這些個權宜手段,都是已故曹使君所留啊。。在下不過是蕭規曹隨沿用至今而已,卻是談不上與賊共通的啊。。要說那屯田安民的手段,還是楚州的高(越)軍使更為見長(急進)吧。。”

“自然了,俗語有雲眼見為實,我等已經在城中備好了相應的陳情(財貨),還請院使一一查驗才是”,

“甚好,甚好。。楊軍使有心了。。”

聽到最後這句話,諸葛殷的表情頓然寬放下來。

待到數日之後好容易送走了,把壽州上下給折騰得雞飛狗跳的諸葛殷一行之後,眼神閃爍的楊行湣又對著妻弟兼副手張神福道:

“派人去光州,就說我們願意借道給那劉漢宏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