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與幾位親近的文臣考慮了三天,路上都還陸續有車馬運著戰利品回來。整個大名府擴建了倉庫,因為很多百姓都逃難了,劃出了養馬場來。
張素仍在忙碌,擬讓岑碧青南下,調度藥材來北地販賣。無論是許仙在江南醫藥行業的廣大人脈還是長久經商的杜家這時都可以用得上了。
調運藥材僅靠醫藥界的人脈是不行的,僅僅依靠商戶也是不行的,隻有許仙出現動員醫藥界的人收集藥材,再借杜家成熟的運輸管賬商隊才行。
這時候繳獲了那麼多的糧食、衣物、布匹和金銀,幾乎都是滿京貴戚富貴人家的倉庫裡的好多東的一半。因為圍城已久,長期戰爭,天氣異常,所以生病的人會多幾倍,藥材定是十分短缺。
張素寫好幾封信,交給岑碧青,讓她分彆交給南邊的白素貞、杜茵、許仙、劉知府。
正在這時,便聽到外頭有動靜了,正是太監來宣讀聖旨了。
張素和岑碧青、雪姬出了小書房來接旨,這時她還沒有飛升,接旨要跪就實在避不過了。
太監洋洋灑灑說了一串文縐縐的話,反正都是嘉獎稱頌的好話,最後是封她為“護國郡主”。
雖然“護國夫人”銜也是一品夫人,但是和“郡主”是有區彆的,郡主是宗室,如果是漢唐時還是有食邑的。宗室“郡主”的俸祿和待遇比外官的“夫人”的俸祿高太多了。
張素再次當上“郡主”,內心也感觸良多。想要控製這個江山,實現文明擴張,隻得受著了。
而岑碧青也得了縣主封號,反而雪姬沒有封賞。
張素又向太監打聽,一問聽說種、宗、張青、崔亮等都封侯了,連馱了皇帝跑的雪鹿因為參與此事再次立功,也封了二等侯。那一百勇士無“郎”銜的封郎、有“郎”銜的升銜。
要知道這可是本朝有史以來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而且是扭轉本朝局勢的一次戰役,彆人打仗都封侯,他們當然也要封侯。
另一方麵,本朝的近親宗室幾乎不留一個,舊貴戚也死傷大半,勳貴位置留出來很多了。其實就封建王朝來說,封幾個公侯也是鞏固皇帝的統治,但是不能多分,多了百姓又養不起了,凡事有個最佳平衡的狀態。好比如:這神話衍生的世界中,上古時除了鴻鈞這個天道化身代言人之外,就還有六大聖人,這聖人各有分工,有其教化度人的功德,這方天道就這麼大,少了有缺失,多出無用的聖人之位這方天地也供不起。
打發了太監離開,岑碧青走近道:“真是恭喜夫人了,不,恭喜郡主。”
張素笑道:“你這忠敏縣主也不錯呀。”
岑碧青道:“看來咱們在人間也混得挺不錯的。隻是奇了,皇上為何不封雪姬師叔當縣主,她的功勞也很大呀。”
張素笑道:“皇帝再傻也不會傻成那樣吧,縣主相當於宗室,當了縣主怎麼封後?”
岑碧青道:“封後,不是封妃嗎?”
張素道:“皇後早在我們行動前就死了。我看雪姬應該有皇後命了。”
雪姬說:“你們就使勁得了便宜還賣乖。”
張素拉住她的手,道:“行了,碧青是要南下了,隻剩下我了,咱們也要合計合計,把你這事辦得完美。”
……
皇帝真是度日如年,相思入骨。雖然他要守些時日的孝,身邊也不是沒有侍候,現在有些妃嬪回來了,但是他心中念的還隻有那一個。
此時護國郡主帶著她的晚輩已經在元帥府附近另擇了一處院子住著,請了幾個仆人服侍。皇帝就更不方便見著雪姬了。
皇帝又覺父皇死了不久,自己還在孝期,卻念著想要雪姬,隻怕會被朝臣心中有些言語,他一真忍著。
如此又過了十天,北狄西路大軍都派了使臣來議和了。皇帝招了包括張素在內的主要大臣來議事,皇帝還想著從護國郡主身上打探一下雪姬的消息。
不過,大家一議事,涉及派誰去議和的事,其實大臣也沒有剩下幾個了,之前幾個主和大臣都完蛋了,而主戰的老臣也死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如董永之類的,品級太低,鎮不住場麵。
種將軍和宗大人都自薦請為議和的大使,張素見他們毛遂自薦,便也出列,道:“皇上,種將軍和宗大人一武一文,乃是皇上的左膀右臂,後方諸多軍政大事都需要他們打理,實在走不開。臣本方外之人,此時後方多臣一人不多,少臣一人不少,不如就代陛下跑這一趟。”
九王道:“皇上,臣弟願跑一趟,臣弟到底也曾去北狄大營議過和,這回在應天府(此時的河南商丘)議和,不是在敵營,臣弟有信心應付。”
張素道:“不可,九賢王身份貴重,如今遭逢國難,皇上隻有王爺一個兄弟在身邊,萬一狄人暗算……後果不堪設想。臣彆的本事沒有,過去議和,他們想要在武力上威懾恐嚇於臣,那基本沒有可能。若是想要暗算囚禁於臣,他們也沒有這麼牢固的籠子。所以,最多臣是無功而返,不會造成什麼人員損失。”
皇帝命張素為正使、李侍郎、忠義侯(雪鹿)為副使。
如張青、崔亮等人都已有軍職,現在都在擴編兩支上四軍的禁軍,雪鹿雖然得到封侯,但沒有實職。因皇帝心頭清楚他是“鹿仙”,隻敬著,沒有派他做正經的官職。但是與對方的代表選在應天議和,為了確保安全,還是讓他培著幫助護國郡主好。
在宗大人的建議推薦下,皇帝又派了“武功郎”嶽郎君率三百輕騎扈從。
張素見皇帝宣了嶽郎君進大堂,隻見帥哥二十出頭,劍眉星目,身姿英挺。
宗大人向皇帝介紹說,這位武功郎武藝超群,兵法出眾,在接回聖駕之前的幾場戰中立了功,這回打北狄東路軍也尤其英勇。
要知道就殺綿羊也有手快和手慢的,也有追羊姿勢的差彆。
本來張素覺得自己三人去議和也行,但是到底要顯示陣仗國威,在談判桌上能拿回更多好處。
這時聽說這帥哥姓嶽,還剛剛因功被升為“武功郎”,不禁想到天/朝的曆史原型,一雙眼睛好奇地看著帥哥。
退出皇帝臨時議政的大堂,出了元帥府,她與李侍郎暫時道彆,讓他明日一早在城外相會。李侍郎走後,正瞧見九王和宗大人帶了那武功郎過來,張素問候了九王與新封了國公的宗大人,九賢王微微一笑,說:“社稷重任,就交由護國郡主了。”
張素道:“九賢王言重了,九賢王國難之時擔起勤王重任,天/朝才能扭轉乾坤。”
九王之前要說沒有心思登基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皇帝突然回來後,他就越發沒有自信了,畢竟皇兄還在,真正敢出麵讓他自立的朝臣是極少的。
宗大人道:“郡主,老夫就先回去處理軍務了,明白無法為你送行。”
張素笑道:“公爺何必多禮,都是為了國事。公爺好生保重身體,這次議和,不出意外,當能實現還都。之後,要肅/清北狄人留下的探子、漢/奸,修葺京城,應該十分忙碌的,皇上身邊缺人呀。”
宗大人揖手道:“我朝有郡主這樣的女中豪傑,也是國之大幸。”
張素也客氣道:“皇上有九賢王輔佐,國公爺老臣謀國,小女子隻是儘綿薄之力。”
張素要進行人情往來,說漂亮話,那是頭頭是道的,她氣質獨特,因為靈魂知識上的強大而自信,沒有絲毫普通女子的柔弱不靠譜感。但凡與她接觸共事的人,會漸漸淡化她是女子的意識——因為這個時代出來做事的是男子,大家會不由得將她當作男子。
送走了九王和國公,嶽武功郎才上前拱手道:“郡主,明日一早,屬下便帶三百精騎在城外相候。”
張素點了點頭,忽道:“嶽郎君可有表字?”
嶽武功郎才道:“屬下草字鵬舉。”
張素發呆中……
“郡主……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