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餘五姑娘從正院回房後先是在房間裡坐了一會兒,隨後她才問丫鬟珍兒:“去看看祖父在做什麼?”
珍兒聞言連忙出去了,過了約莫一刻鐘的時間,她走進來對餘五姑娘道:“姑娘,老大人剛剛出去了。”
祖父在這個時候出去嗎?
餘五姑娘不由得看了一眼天色,隨後她低頭沉思。
片刻後,餘五姑娘對珍兒道:“你去看看安國公府的二少爺可在不在府裡的話,如果在的話,問他能否和我一見?”
珍兒聞言大驚道:“姑娘可是要和那位公子私下相見?”
餘五姑娘點了點頭道:“有些話我還是要和他說清楚的,那位少爺一時情熱,做事情就沒了顧忌。我本以為公府的長輩不會同意這門親事,就沒有多說什麼。可現下連那位公子的嬸嬸都來了,我就不能再這麼沉默下去了。”
“既然連二少爺的長輩都來了,那就證明公府同意了這門親事。既如此,姑娘何不高高興興的嫁過去呢?”珍兒問道。
餘五姑娘聞言搖了搖頭道:“你不懂,齊大非偶。這位少爺是有誌向的人,我們府上於他一點助力都沒有,時日長了恐成怨偶。如果是這樣的話,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抱有妄想。”
餘五姑娘說罷就閉上了眼睛,示意珍兒快些去前院。
珍兒無奈隻得避開人去了前院。
恒哥兒剛從外麵回來就聽侍衛來報說餘五姑娘的丫鬟過來找他了。
恒哥兒見完珍兒後心中立馬雀躍了起來,他縱是再少年老成,也不過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
聽到自己的心上人想要見自己,哪有不高興的道理。
他趕緊換好衣服,臨出門前又在銅鏡前理了理自己的頭發。
恒哥兒的侍衛忍不住低頭暗笑。
他跟在公子身邊多年,又哪裡見他露出過這副模樣呢?
恒哥兒一路雀躍的去了後花園。
餘五姑娘正坐在花園裡亭子中的凳子上等他。
看到他過來,餘五姑娘不緊不慢的站了起來。
“二少爺。”餘五姑娘微微屈了屈膝同恒哥兒行禮。
恒哥兒也回以她一禮。
他自是知道自家五叔五嬸過來和餘家談提親的事了,但見餘五姑娘這個時候還戴著幃帽出來見他,眼中閃過一絲失落。
讓恒哥兒想不到的是,他失落的地方還在後麵呢。
餘五姑娘一開口就道:“承蒙府裡厚愛,可我們府上與公府門第不齊,我們兩個恐非良配,萬望公子三思。”
恒哥兒沒想到這位餘五姑娘叫他過來竟是要說這個,他似是不敢相信似的看了看餘五姑娘,好似在說怎會有人如此不識抬舉。
餘五姑娘在看到恒哥兒後低垂了眉眼沒有說話。
她總覺得這位少爺對她的態度有些不妥,他雖然喜歡她,可他在麵對她的時候,是有一分傲慢在的。
這份傲慢並不是因為她於長相和才華上不如他,而隻來源於兩家門第不齊。
因為公府門第遠高於餘府,所以不論是這位少爺還是公府裡的長輩們隻怕都會以為她應當感激涕零的嫁入公府,待到嫁入府中後,再誠惶誠恐的伺候夫君和長輩們。
這樣的行為才符合她這個小官之女的身份。
可她並不想要一個這樣的夫婿,也並不想嫁進這麼高的門楣裡去。
她父親是一個整日裡隻知道流連花叢的人,她母親又因為約束不住父親被祖母詬病。
她自幼生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最向往的就是能擇一公婆和睦之家,過那溫軟從容的日子。
如安國公府這樣的人家,好則好矣,可是非她良配。
恒哥兒本就是聰明絕頂之人,餘五姑娘雖未直接拒絕他,可她的話語,她的表情很明顯的告訴他,她並不願意此樁婚事。
恒哥兒自幼就被京內諸多閨秀愛慕,向來隻有他拒絕彆人從來沒有彆人拒絕他的份。
這位自小一帆風順的少年,頭一回體會到了被拒絕的滋味。
這滋味不可謂不痛,可自小的修養又讓恒哥兒忍住了問餘五姑娘為什麼的衝動。
“你可會後悔?”恒哥兒最後一次問餘五姑娘。
餘五姑娘聞言在心內苦笑。
看,到了這個時候,這位貴公子問的還是她會不會後悔。
他想必是覺得以公府的權勢,自是沒有人能夠拒絕這門親事吧。
餘五姑娘低垂了眉眼道:“沒有什麼後不後悔的,我和少爺不合適。”
餘五姑娘的話語如一柄利劍紮進了恒哥兒的心中。
一股從來沒有過的劇痛感在恒哥兒的心中蔓延開來。
他忍不住抬頭看向餘五姑娘。
餘五姑娘的麵容被幃帽遮掩著,恒哥兒看不清她的神色。
可她周身卻散發著一股拒人於千裡之外的氣場。
恒哥兒的心中又是疼痛又是羞惱。
他羞惱的是自己好不容易開口說想要一個姑娘,結果那個姑娘卻拒絕了他。
最後,恒哥兒狼狽的離開了後花園。
他走之後不久,珍兒從亭子後繞了出來,她走到仍駐足立在那裡的餘五姑娘那裡,輕聲道:“姑娘,我們回去吧。”
餘五姑娘幾不可見的點了點頭,隨後轉身離開了後花園。
在無人看見處,一滴淚珠從餘五姑娘眼角落了下來。
初初長成的少女遇到那樣優秀的少年,怎能不動心?
可餘五姑娘自來是個冷靜的人,她喜歡的是一眼望到頭的平穩生活,而不是那看不到未來的富貴日子。
所以,縱然再動心,她也不得不忍痛拒絕了安國公府的二少爺。
從此以後,各自一彆兩寬吧。
餘五姑娘回到房間後,又恢複了以往的平靜。
遠在京城的魏若尚不知道自己兒子被彆人拒絕了,她正和李浩淼算著五爺夫婦現在是否已到了溯縣。
對於自己長子的婚事,李浩淼自是很掛念的,可他見都已經夜深了,魏若還不睡覺,就說她:“一切等睡醒了再說吧。”
魏若見李浩淼的麵色已有些疲倦,連忙應了。
如此又過了兩日,她們收到了五爺夫婦的書信。
看完五爺寫的餘家兩個兒子的情況後,李浩淼就笑著對魏若道:“這個餘老大人倒也是個聰明人,他若能活到孫子們能支應門庭了,餘家必會再度崛起。”
魏若聞言就笑道:“隻要他是個明白人,能約束住兒子們就比什麼都強。”
李浩淼點了點頭,又拿起五爺的另一封信看了起來,這封信寫的就是餘家女眷們的性情舉止了。
李浩淼和魏若看完後不由得皺緊了眉頭,兩人一時之間沉默了起來。
半響,李浩淼才道:“這事還是和祖母及娘商量一下吧。”
魏若點了點頭。
夫妻兩人一起去了老君堂。
老太君和老夫人看完五爺寫的信後也沉默了起來。
半響,老太君才道:“若是想要這餘家內宅安穩,就要穩住這位餘家的大夫人。”
老夫人也點了點頭道:“是的,這位餘二夫人雖有些糊塗,可隻要旁人不在她麵前刻意挑唆,她也翻不出什麼花來。”
“那娘和祖母的意思是?”李浩淼問兩位老人家。
老太君聞言就笑道:“誰家後宅沒有些糟心事呢。這餘家後宅已經算簡單的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後宅更加算計,也更加艱險。隻要給足餘大夫人的子孫好處,再讓她們一直待在溯縣,她們也玩不出什麼花樣來。”
李浩淼和魏若見這位公府的大家長都點了頭,自也不會再說些什麼。
兩人原打算第二日給五爺回信,哪想到五爺的另一封信又先到了。
李浩淼和魏若看完五爺的信後,就一臉凝重的去了老君堂。
老君堂看完整封信,見這位餘五姑娘不僅拒絕了恒哥兒,並且她竟說通了餘老大人讓餘老大人也改變了心意後,不由得凝眉沉思。
“祖母。”魏若不由得擔心的喊道。
老太君聞言就歎了口氣道:“這位餘五姑娘竟是個極明白之人。餘老大人也不是一個貪利之人。可惜她已經拒絕了恒哥兒,恒哥兒那孩子又是個心氣高的,必是對她也有了嫌隙。我們若是再堅持讓兩人成婚的話,隻怕反成怨偶。依我看,既然餘家不願意,那咱們就算了吧。”
魏若看完這封信後,也覺得這位餘五姑娘不錯,可老太君說的對,孩子們之間嫌隙已成,這門婚事也隻能這樣罷了。
但她還擔心一樁事。
“雖說咱們兩家都掩著這件事沒聲張,可咱們已經讓五弟和五弟妹去了溯縣,若是落在有心人的眼裡,被她們傳出些話來,隻怕會有損這位餘家姑娘的閨譽。“魏若擔心的道。
老太君沉思片刻後道:“這個倒也沒什麼妨礙,隻說我擔心孩子們在戰場出事,所以派了家中長輩過去看望。況且這事就算是傳,也隻會在咱們這些人家之中傳,與餘家相熟的人家倒也不會知道。再有就是我聽說這位餘五姑娘的哥哥現在跟在恒哥兒身邊,聽說他是個忠厚,又英勇善戰的,這次戰爭他也立下了一些功勞,浩淼,到時吏部封賞將士的時候,你和吏部的人打聲招呼吧。”
最後一句話,老太君是對李浩淼說的,概因吏部封賞軍功時,總會撿那有背景的人優先封賞,甚至還有那等貪功的人。
老太君也是擔心餘家在吏部沒有人脈,這功勞會被人搶了,這才多嘴囑咐了李浩淼一句。
李浩淼聞言連忙應了。
餘五姑娘一事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經過此事後都覺得現在要給恒哥兒尋門親事了。
“這親事一定,他的心就能收回來了。”老太君是這麼對魏若說的。
魏若嘴上雖應了,可她現在見不到兒子的麵,不知道恒哥兒到底是怎麼想的,擔心她們現在給恒哥兒尋親事會讓他覺得反感。
因此,直到恒哥兒回來後,魏若才著手為恒哥兒找起了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