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 53 章(2 / 2)

晝夜關係 夏末秋 5801 字 2024-03-27

聞言,興奮的創始團隊迅速回謹慎狀態。

周奚斂了點笑,說:“第二個條件,成峰的未來戰略要轉向重點發展IP,並且逐步放棄做設備。”

“放棄做設備?”老鄧震驚。

“準確說是放棄同質化、低附加值的設備。”周奚糾正。

葉悠然見周奚瞧自己,立馬心領神會,接話說:“鄧總,成峰生產的半導體設備主要集中在PC和消費電子,占了86%,其中PC超過了75%,生產線非常單一。”

“但是,通過對近五年全球和國內半導體下遊銷售市場的分析可以看出,這兩塊設備下遊行業已經進入了存量時代,尤其是PC的份額已連續三年出現下跌,在美國甚至進入了負增長區間。”葉悠然調出幾張數據圖,言簡意賅地給出分析和結論。

一方麵隨著電子設備智能化,PC的需求大幅減少,伴隨而至的是PC相關的半導體設備需求也在削減;另一方麵,由於國內半導體技術遠落後於歐美,無論是刻蝕、清洗、研磨還是CPVD,國產設備的市占有率都非常低,不足5%,且大多關鍵環節技術仍然依賴於國外企業,產品不具有市場競爭力。

國內半導體企業能生產低價值、諸如PC設備的太多,在沒有明顯優勢情況下,成峰與其和他們打價格戰,搶市場,不如搶先轉型。

“成峰核心技術在EDA,尤其是定製類EDA在同行具有領先優勢,我們認為這才是公司發展的藍海。”葉悠然迅速說道,“公司目前的乾法去膠技術(設備應用)有望打破國外壟斷,而且比現有的技術更具競爭力,一旦研發成功,成峰就可以通過轉讓IP使用權來獲取利潤。”

會議室的投影儀上又出現了一張數據——去年全球十大IC企業公布的財務信息。大家不難看出,IP收入早已成為各大公司的主要來源,以目前壟斷乾法去膠技術的日本SG為例,去年僅這項IP收入就為公司貢獻了近30億美元的利潤。參照這個數據,成峰光靠這兩個就能讓公司舒舒服服地過好幾年。

老鄧當然知道IP能算得上一本萬利。但是,他有自己的顧慮,做一個PC設備隻要幾分鐘,利潤雖小,但或多或少都能獲利,但做出一個IP要五年、十年,能做出已是幸運,更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國外寡頭有底貨,有庫存,手裡握著很多IP,磨個幾十年都不愁,但像成峰這樣的初創企業……哪裡耗得起?

乾法去膠雖然初見成果,但做研發,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敢輕易說勝,萬一後麵出一點茬子……

周奚十分清楚他的顧慮,決定再給他吃一記定心丸:“如果乾法去膠技術短期內出不了成果,我們會推進成峰與鴻升投過的其他半導體企業開展生產類的合作。”

鴻升是全球十大投資機構,投過的企業遍布全球,其中不乏半導體企業,如果有這位金主牽線,成峰弄點代工,養活自己不難。

有了這句話,創始團隊紛紛覺得心踏實了。老鄧和其他成員低聲商量一番,有了決定。

“周總,如果鴻升能在投資協議裡備注上你剛才說的,我們同……”

“我不同意。”

一道沉穩有力的女音突兀地打斷了老鄧的話。

眾人一怔,接著循聲看向發出反對聲音的林青。

“林教授?”老鄧眼睛裡帶著詢問。

林青看了他一眼,目光轉向周奚,“周總,我不同意你們的說法。”

“哦?”周奚眉骨輕挑了一下,饒有興致地問:“林教授認為我哪裡說得不妥?”

林青身子微微前傾,擲地有聲,“專利技術的確很重要,但是生產絕不能丟。”

周奚點了下頭,示意她繼續講。

“我看得出,鴻升對全球半導體行業做過很詳儘的調查和研究,既然這樣,你們應該非常清楚,國內半導體和歐美日的最大差距在哪裡?”林青一字一句,自問自答,“在技術、在應用、在生產。”

國內半導體理論研究並不比國外落後,在一些領域甚至遠超國外。落後的是理論到生產的轉化,我們能造出全球超大型的計算機,能造東風快遞,能造飛-船,能在太空造房子,但我們造不出拇指大小的芯片。

要想做出優質且具有競爭力的半導體設備,除了掌握技術,更要具備製作工藝。

這道理就像王語嫣能倒背如流各門派的武功招式,但打起架來隻有等死的份。

“中國是半導體設備使用大國,放棄自給自足,隨時會被國外企業卡脖子。”林青語重心長地說,“賣技術是可以賺錢,但我們不能隻想著賺錢……”

“那想什麼?”周奚抬眸看著林青,輕輕笑了一下,“去想怎麼做科學家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