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章 颶風過後更難了(2 / 2)

也不知道蕭翀要怎麼進行災後重建工作,這一次鄮縣遭難的百姓應該不少。

事實也確如林婉婉所料,颶風的威力一散,各個鄉鎮的裡長、耆老忙不迭地把這邊的情況上報給了縣衙,眼巴巴地等著上麵的通知。

有好些田地遭了殃的,都指著朝廷能給免賦稅呢!

作為縣裡負責催征租賦這項工作的張少府,如今是頭疼得很。

秋收後本該是稅收的大好日子,可這一場颶風還不知道要刮走多少老百姓的家底。

稅收的多少關係著他的政績,教他如何不憂心啊。

他都有點羨慕同僚杜少府了,一樣都是縣尉,對方隻管抓賊和治安工作,比他要省心多了啊!

殊不知杜少府也在羨慕張少府呢,今年他手裡還有一件大案沒有破——那就是遊躥各鎮神出鬼沒的拐子團夥。

因為這事,他壓力山大,上要應對頂頭上司蕭翀的日日詢問,下要麵對失去孩子的貴族之家騷擾。

在大唐,縣令和他手底下的一乾人員,包括縣尉、主簿等,那都是007工作製,大福報呢!日常隻要乾不死,就往死裡乾。

沒辦法,基層嚴重缺人呐!

偌大一個鄮縣,就一個縣令、一個主簿、兩個縣尉是正官。而縣尉管得事情又特彆多,偏偏手底下還沒幾個可以差遣的人——無他,朝廷窮啊,養不起冗餘的公務員!

縣衙一乾人等,都是能者多勞,不能也得多勞!反正趕鴨子上架,全鄮縣大大小小的事,都得是你們做!

現代的鎮長啊、社區基層乾部啊,在大唐可沒有設置這些職位。鄉以下反正都靠自治,自古皇權不下鄉,就是因為沒有負責下鄉的公務員!

鄉裡的耆老和裡長,那都基本屬於自掏腰包給朝廷乾活的人。你都不給人家發什麼工資了,還想有多少的管束力呢?

所以皇權不下鄉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啊,要是能管到,又怎麼會不管。

在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生產力又極為低下的封建社會,朝廷哪養得起鄉下基層公務員啊!真養這麼多人,國庫分分鐘就破產了,戶部尚書會哭暈在廁所。

鄮縣因為去年建起了一座望海鹽場,縣衙的經濟已經算是喝了十全大補湯了,衙役和不良人的隊伍也因此擴充了不少。

但,比起猶如汪洋大海一般的老百姓,縣衙這點新增人手,還是杯水車薪。

蕭翀甚至把自己的部曲和門客都安排進了縣衙做事,自掏腰包給大家發工資,可還是天天忙得要死。

縣令都忙成狗了,主簿和縣尉又豈能輕鬆?

彆人在颶風天裡躲家裡吃著小酒唱著曲兒,而他們縣衙的人卻還得苦逼地加班加點乾活。

既要巡查街道,又要觀察颶風的影響,還防著宵小之輩乘機作亂,大夥兒風裡來、雨裡去的,累得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颶風過後,富農們都感歎天晴了雨停了,又可以跳起舞來了,隻有縣衙的人變得更忙碌了!

既要統計分析耆老、裡長們上報的信息,查看損失,又要忙著給糟了難的良人百姓賑災安頓。

蕭翀在老百姓心中的名望,在這一場如期而至的颶風之中刷到了頂峰,現在大家都盼著蕭明府能繼續救他們於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