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英國煤炭行業(2 / 2)

重生香江1981 小楊剛 4065 字 2024-04-18

國有apap企業連年虧損,讓英國政府財政壓力巨大,赤字大增,經濟也陷入了通貨膨脹。

將國有企業出售給私人,這是目前英國政府最急切的事情,袁天帆很早之前,就已經接到楊辰的指示,收集第一手資料。

“老板,我覺得煤礦行業,我們暫時不要進入,現在工會和英國政府正鬨得不可開交,我們如果插足進入,很容易引起抵製。”

楊辰饒有興致道:“怎麼,你認為英國政府短時間內會關閉國內所有煤礦企業嗎?”

袁天帆道:“這個不好說,不過隨著天然氣和石油等新能源被廣泛運用,煤炭在其他地方不好說,但在歐洲肯定會被逐漸取代。”

袁天帆的話,可以說是現如今英國煤礦工人麵臨最殘酷的現實。

曾幾何時,煤炭是推動英國工業革命的血脈,與大英帝國的國運密切相連。

英國作為煤炭儲量最高的國家之一,擁有英倫三島大量的煤礦,且主要產煤區分布在河流附近或緊靠海邊,這在運輸方麵,節省了很大力氣,因為那樣使得英國可以把煤炭更方便地將送往各地。

在曆史長河中,煤炭連同鋼鐵、蒸汽機一起,作為從英國起源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象征,煤炭工業的興衰,更是與英國的國運息息相關,成就了英國在工業革命中的領先地位。

一直以來,英國的無煙煤燃燒值厚恩高、殘渣少,因此成為了各國海軍艦艇的最佳燃料。

從十八世紀六十年代,英國的產業革命開始,煤炭成為了英國經濟增長的核心,也是歐美各國工業化的動力基礎。

巔峰時期,英國曾擁有一百多萬從業人員和三千多家煤礦。

取締煤礦,這對於英國來說,無疑於砸了無數人的飯碗。

當然了,英國關閉煤礦,倒不是說煤礦不掙錢,恰恰相反,英國的煤礦工廠,是所有國企中,盈利最高的。

英國政府之所要關閉煤礦企業,主要原因是煤炭對空氣的汙染,接連爆發的毒霧事件,才使得英國政府有心徹底關閉煤礦。

自五十年代起,倫敦和其他大城市經常發生嚴重的霧霾,尤其是著名的“毒霧事件”,空氣重度汙染下,倫敦居民出現大範圍呼吸困難,並造成四千多人死亡。

這一切,主要元凶正是燃煤。

楊辰知道,英國幾次重要的罷工活動,都跟煤礦工人有關,但是麵對煤礦工人罷工,英國政府並未停止關閉煤礦的步伐。

英國的煤炭企業很賺錢,在撒切爾推動私有化改革下,任何人隻要掌握了一家煤炭企業,都能夠坐享其成。

不過,這種坐享其成的美事,並不會持續多久,投資煤炭,也許能在短期內看到利益,但看不到長期利益。

尤其是煤礦工人在政府強勢壓製下,英國煤炭企業將會很難得到有利的發展。

不過,楊辰看中的並非煤炭本身,而是煤炭背後的發電廠,一直以來,英國發電所用的能源,都是來自於煤炭。

那些大的煤礦企業,其發電業務,非常的廣泛,電力這種民生企業,可遇而不可求,錯過了就等於失去了一次機會。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