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裕王真不是這樣的人(1 / 2)

儒學的事情太沉重了,而且裕王並不想糾結在這個問題當中。因為對於裕王來說,儒學與佛道並無差異,都是手段罷了,不好用就換掉或者舊瓶裝新酒也行,總不能吊死在一個學問上。這大概是去杭州後最大的體會了。

“儒學還是放一邊,這是個大工程,各位將來再一起努力。今日兩篇雄文,你們怎麼看?”

裕王把譚綸留在了南京主持南直隸的各項改革事宜,老師高拱去了遼東,徐階現在又多有嫌隙。隻能自己出來碰碰運氣了。

純屬摟草打兔子,萬一有好主意的今日這頓酒錢就不虧。

“大明遠邁漢唐,吾皇神文聖武,這兩篇真的是說道心坎上了。”孫少章趕緊說了一句,一掃先前的低沉,一邊說還一邊揉了揉自己的膝蓋。

“我也覺得,可惜天下兩百年承平,好些確實以及淡忘了太祖成祖的功績,前些年居然還有人去衝擊皇城跪門,完全不懂當今陛下的良苦用心”楚文勝也跟著補了一句。

“我倒不這麼覺得。”邱青山說完這個開頭就暫停了,然後伸出頭壓低了聲音。

“出得我口,入大家的耳,出門我可不認。我有兩個猜測。”邱青山看了大家都一副專注地樣子,修說道。

“第一,朝堂或許有了變故。當今朝堂財政改善、海晏河清。百官是知道當今天子的雄才大略的。但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見內閣、不見六部九卿甚至各地布政使、知府衙門出麵稱頌陛下,而是進過司禮監的張秀出來在民間宣揚。”

“邱兄,這說明什麼?”裕王也被調集了好奇心,趕緊問道。

“說明什麼,說明當今天子需要越過百官尋到百姓的支持。正如武則天需要借助佛門獲得百姓支持以對抗百官一樣。雖然現在財政改善了,但為了爭奪這比錢財,朝堂可能變得更危險了掣肘天子的貪官、奸佞、庸臣、更多了,甚至結黨營私,讓天子變成了孤家寡人,以至於需要這樣來尋找百姓支持。”

到這裡,裕王一眼就知道這人想歪了。就徐階那樣,能是個權臣,能結黨限製父皇。結黨服務父皇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