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出發,臨安縣(1 / 2)

很明顯,豐縣令來布政使衙門哭鬨,表明事情還沒有發展到繞過浙江省直接鬨到南直隸甚至鬨到內閣的地步。

估摸著是之前白蓮教那事平得太過平淡,很多人又起了歪心思。

不過好在,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天保佑,嘉靖的聖旨裡還有暫時代理按察使一職。這就有了調兵的權力。

通倭不正是最好的名義嗎?好在過幾日,俞大猷部平定福建倭患就要北上了。借些倭寇的人頭,還是應該沒問題的。畢竟也是在胡宗憲大營打過照麵的交情了。

一紙調令,先是囑咐巡檢司強化杭州的防務。

剩餘的,就帶著嶽百戶直奔城外的幼軍大營了。

這幫讀書人,月末時以為留在杭州的五百預備幼軍跟輔兵民夫一樣是紙糊的呢。

好在,一開始就是一式兩份的構架。

“浙江布政使、按察使高大人到”祝小由在自己身前叫門。再邊上是一路哭哭啼啼的臨安縣令。

很快,裡麵一隊軍官就迎了出來。

“吳副千戶,彆來無恙。我就直說了,本官是來借兵的。朱七大人可有留下軍官?”高翰文也不等落座,半路邊走就問物副千戶了。之前也是在胡宗憲的大營聊過,算是熟識。

“下官也聽到些風聲,這麼緊急嗎?”很顯然,吳副千戶的重點不是不借,而是有些擔心。因為之前張遜膚借人直接去屠了一個山寨。這錦衣新軍的大炮打山寨可以,打民變,似乎有些不落忍。好歹吳副千戶也是科舉出生,該有的仁義憐憫還是有的。

“如果這次不打下去,下次下下次,那才是不落忍呢。”高翰文是清楚朱七之前說過是可以調兵的。也不想在這磨磨唧唧解釋。跟讀書人講道理,那是沒個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