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1981年春(2 / 2)

“媽媽還做烤鴨給你們吃哦~我們在京市的家也有烤窯。”梁誌強也跟著說。

一一小腦袋跟著點了點,話是不如梁誌超和梁誌強多,但眼神亮晶晶的,也對邀請明奶奶和明叔叔去京市家裡做客充滿了熱情。

“好,我有空了就去。”明奶奶點頭。

“想我們了就給我們寫信,還可以給我們打電話。”一一報著自家在京市的電話號碼,“我們京市家裡有電話,你可以直接給我們打電話哦。”

“好~我想你們了就給你們打電話。”明女摸了摸一一的腦袋,又摸了摸梁誌超和梁誌強的腦袋。

進火車站的時候明母和明旗揚頻頻回頭看,臉上寫滿了不舍。

明旗揚假期有限,去京市最多住一周也得返程回單位了,所以從京市離開以後明母和明旗揚不會再繞到農場這裡。

家裡客人離開,梁家的生活恢複如常。

吳姥姥三婆媳都是勤快人,家裡裡裡外外收拾,都沒讓蘇舒和吳香蘭多動手。

梁振國也確實忙起來了,集市的公廁用了一周就蓋起來了,成了整個農場最大也是最乾淨的公廁,公廁蓋好後甚至上了市裡的報紙,被市裡當成表率表揚。

七月底,農場被正式納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試行區域之一,農場反應迅速,八月中就將文件徹底執行完畢,一時間安田農場各個生產隊隊員喜笑顏開。

安田農場農業蓬勃發展,梁振國便開始考慮起農場實業經濟的發展之路。

要想富,先修路。

不僅是各村各道的路要修,最重要的是鐵路。

為了這一條鐵路,褚國平和梁振國三天兩頭往市裡和省城跑,為了爭這一條鐵路,兩人快把上頭領導辦公室的桌子拍爛了。

好在力氣沒白使,八月底,安田農場正式確認修建鐵路。

這個消息一出,整個安田農場一片嘩然聲。

蘇舒一行人帶著孩子返回京市的時候,安田農場的鐵路建設已經到了招工的階段,進度可謂是相當迅速。

改革的春風吹,一吹吹到1981年的春天。

這三年裡有了很大的改變,1981年1月1號,安田農場火車站正式通車。

安田農場確定納入經濟試改區,安田港口開始投建。

而梁家的三個小朋友都已經九歲了,都已經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了,梁振國和蘇舒已經在給三個孩子辦轉學手續了,要把三個孩子轉回安田農場小學上學。

周學軍要留在京市讀研究生,梁振國毋庸置疑的,自然是要回到農場實習。

曹康家還差幾年退休,吳香蘭就留在京市實習照顧曹康家和周學軍作伴。

求票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