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1 我猜,是萊妮(1 / 2)

正因為有《信號首席女記者麗莎的推薦和女導演萊妮·裡芬施塔爾的參與,讓先前那次特殊拍攝順利成行。再加上是帝國軍械和彈藥部聯合帝國交通部的拍攝請求,所有參與人員也都獲得了相關部門最大程度的支持。比如簽發特彆通行證,可以無償征調列車,優先使用鐵路的通行權等等。

所以,臨行前一個《東行計劃的輪廓已經在女記者麗莎的腦海中越來越清醒的浮現。

“艾琳,我想……請你見一個人。”拍完最後的選角照片,女記者麗莎鄭重的開口。

“我猜,是萊妮。”女遊擊隊員艾琳,用充滿信任的微笑回應。

關於萊妮·裡芬施塔爾,絕對不是幾個諸如導演、演員、舞蹈家、攝影師之類的簡單的名詞羅列可以概括她的傳奇生涯。她是20世紀德國最著名也最有爭議的人物,《時代周刊評選20世紀100位最重要藝術家中唯一一位女性。

在藝術中,她被譽為“紀錄片之母”,生命之樹常青,72歲學潛水,94歲在海底拍鯊魚,100歲完成最後一部紀錄片。而在曆史的另一側,她以“納粹同謀”聞名,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希特勒曾深情的叫她:“我的完美德國女人”。

她的一生,幾乎淪為極權製造的產物。所以,當兩度獲得奧斯卡影後的朱迪·福斯特曾計劃自導自演一部關於萊妮·裡芬施塔爾的傳記電影,問到該如何給電影命名時,萊妮·裡芬施塔爾脫口而出:“被愛、被迫害、永不被忘記。”

曆史上的萊妮·裡芬施塔爾,1902年出生於德國柏林一個商人家庭,少年時開始讀美術學校,16歲那年看到了一張招募舞蹈演員的廣告,就瞞著家人悄悄報名應考。雖然沒有入選,但卻激起了她對舞蹈的興趣,開始苦練舞蹈。1923年,萊妮·裡芬施塔爾在父親的資助下在柏林舉辦首場舞蹈晚會並大獲成功,成為一名著名芭蕾舞演員。然而就在第二年,在布拉格的個人舞蹈巡演中,她跳壞了膝蓋,短暫的舞蹈生涯就此夭折。

就在這時候,一張地鐵站裡的電影海報給裡萊妮·裡芬施塔爾帶來新的命運轉機,這是在二十世紀20年代德國盛行一時的高山電影《命運之山的宣傳海報,萊妮·裡芬施塔爾從電影院出來時,迷上了高山,也迷上了電影。她躊躇滿誌地給導演阿諾德範克寫信,要求主演他下部電影《聖山,範克是那個時代的“高山片之父”,他被萊妮那種咄咄逼人的堅毅之美征服,讓她成為《聖山的女主角。

她撼人心魄的銀幕形象征服了無數觀眾,成為高山電影中的大明星,被譽為“德國的嘉寶”。同時,熱愛戶外活動的裡芬施塔爾也成為了一個聞名遐爾的登山家。好萊塢導演馮·斯登堡對她極為欣賞,甚至說“我可以把你塑造得跟黛德麗一樣舉世聞名”。就在這時,另一個比斯登堡更欣賞她的人出現了,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其實。萊妮·裡芬施塔爾一直不滿足於單純做一個演員,她對電影製作產生了興趣,憑著極高的領悟力開始自己撰寫劇本並從事拍攝。1932年,裡芬施塔爾導演、編劇、製片、主演的高山電影《藍光上映,並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的銀獎,也就是在那一年,她結識了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