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古代農家子(1)(2 / 2)

林時恒看了一眼她端過來的飯菜,見是白麵饅頭和一碗粥以及幾個小菜,問了一句:“娘,您和我爹吃的什麼?這白麵饅頭貴,您拿去給我爹吃吧,大夫說他要好好休養呢。”

聽到小兒子這句話,林母鼻子就是一酸。

她和老頭子其實吃的都不是太好,也就是一點稀粥,他們年紀大,不舍得吃太好的,給兒子吃白麵饅頭,自己是沒得吃的,方才端著稀粥去他們屋裡時恰巧碰上老大,家裡雖然分了家,但因為都沒錢蓋房子,都還是住原來的屋子,隻不過開火不在一起,結果老大看見他們吃的不好,問都不問一句,直讓本就心寒的林母心酸不已。

兒子們小時候,都是他們兩個老的自己省著也不肯委屈了兒子,結果等到他們大了,竟然能將親爹的命丟出去。

他們給兩個兒子娶媳婦,幫他們帶孫子孫女,結果臨了,居然被這麼迫不及待的丟給老三,怎麼能不心寒啊。

沒想到,居然還是一直沒看到他們吃什麼的小兒子想到了這一層。

林母心裡有了點慰藉,想著好歹還有一個兒子是孝順的,臉上的笑也就開心了些,“沒事,娘和爹吃的都好,讀書費腦子,你吃好點,我和你爹就都高興了。”

“那也不用吃這麼好,家裡情況都這樣了。”林時恒端過盤子上的一碗粥,夾了點菜在碗裡,“我每天也不乾什麼體力活,吃這些就夠了,剩下的你們吃吧。”

見林母還要再說,他笑著接過盤子:“沒事娘,我都這麼大了,還能餓著自己嗎?下午我去趟縣裡,看能不能找到抄書的活,要是找到了,就能給爹買好藥了。”

林母被兩個兒子刺傷的心在小兒子說出這番孝順的話後又柔軟下來,她眼圈發紅,用著衣角擦了擦,道:“你之前不是說讀書人抄書賺錢有辱斯文嗎?家裡還沒苦到這個份上,你可彆為了家裡弄丟了名聲。”

“沒事的娘。”

抄書賺錢有辱斯文當然是原主哄騙家裡人的了,畢竟他隻想被養著,完全不想那麼辛苦的賺錢。

林時恒直接圓了回來:“如今家裡分家,爹娘都靠我一人,爹又臥病在床,我身為人子,若是無所為才要被人恥笑,如今為了給爹買藥抄書,對我的名聲隻可能有利而無害。”

林母這才鬆了一口氣,“那你不要接太多活,彆累著了。”

“娘放心吧,我還要照顧您和爹呢,如今兒子沒什麼本事,也就勞累您二老陪著兒子一道吃苦,待日後,孩兒一定要讓您和我爹風風光光舒舒服服的享福。”

這話又是將林母一通感動,一邊感動,一邊又想起了家裡的兩個不孝子。

分家時,他們倒是沒怎麼說話,兩個媳婦卻一個個在那喊著他們兩個偏心小兒子,偏疼小的,林母承認,可那也大部分是因為覺得小兒子吃了虧。

她十六歲生了老大,十八歲又生了老二,之後十幾年再未有孕,與自家老頭子辛勞一輩子辛辛苦苦攢的錢都拿來給兩個兒子娶了媳婦成了家。

他們為兒子攢的積蓄花的差不多時,小兒子來了。

三十七歲生的小兒子,那時老大和老二都當了爹,侄兒比小叔叔還大,家裡小孩子一堆,她們都放在一塊照料,自然不能像是前麵那兩個那樣精心。

之後等到小兒子長大了,她和老頭子也拿不出多年積蓄給他娶妻生子,本就是前麵兩個大的占了便宜,他們多疼一點小的又怎麼了。

就算是心裡再怎麼疼,好歹麵上她也是不偏不倚,有小兒子的,就有大房二房的,送小兒子讀書的錢是多,可那也是他們辛辛苦苦賺的,沒動一分大房二房的錢,若是真的要比較起來,他們花在老大老二身上的錢可比在小兒子身上的多多了,他們憑什麼怨恨當父母的呢?

甚至怨恨到了,攔著他們親爹不讓治病。

林父有本事,他年輕時做貨郎,攢了一筆家業,之後買了牛來,家裡又養豬又養雞又種地,平日裡他就趕著牛車去拉貨掙錢,那治病的錢會掏空二老全部的積蓄,卻影響不到大房二房,他們為什麼攔著?還不是怕錢都給親爹治病了,日後他們兩個老的蹬了腿繼承不到錢。

為了錢,親爹都不要了。

其實當時若是林父清醒著,他也未必想治,當父母的其實都不想成為孩子的累贅,更何況他年紀也夠大了,隻是當時他沒醒著,林母心中悲痛,都做好了不治的準備了,又碰上兩個兒媳婦迫不及待站出來表態,當即氣的表示非治不可。

她想起那兩個不孝子躲在媳婦後麵,讓媳婦出頭自己悶不吭聲的模樣,又掉了兩滴眼淚,再想到小兒子自己不吃白麵饅頭要讓給他們兩個老的吃,心裡又稍作安慰。

當娘的心裡發狠,兩個白眼狼不孝順,她和老頭子還不稀罕呢!

日後,她就隻當做自己隻生了時恒這麼一個兒子,隻當他一個人的娘!

越想越覺得小兒子好的林母突然想到之前拜托媒婆打聽的事。

之前媒婆說的,好像是村西頭李家的丫頭吧?

聽說乾活是一把好手,年紀是大了點,但現在家裡的情況,也沒得挑了,還是早點定下來,趕緊娶回家,有了個媳婦照顧著,總能讓時恒彆那麼累。

林母心裡想著事,就問兒子:“時恒,你看李家的丫頭怎麼樣?娘見過她幾次,人長得挺水靈的,乾活也勤快,正配你呢。”

她本以為兒子會有點不高興,畢竟之前他心心念念想要娶大官女兒,沒想到林時恒微微停頓,“李家的?”

“好,那就麻煩娘了。”

他這麼爽快,倒是讓做好準備的林母有些茫然了,她抬眼小心看了一眼兒子,問道:“時恒,娘知道你一直不想娶村裡的姑娘,這次是我和你爹拖累你。”

“娘,您說什麼呢?”

林時恒微微蹙眉,溫聲道:“我是覺得夫妻一體,不能娶個不識字的,哪裡有什麼拖累不拖累的,若是李家姑娘應了,等她進門,我自然會教她識字,到時,和娶個官家女子也無什麼兩樣了。”

林母心裡這才好受了一些,她性子軟,一向是出嫁從夫,這輩子最強勢的一次恐怕就是上一次的分家,現在丈夫還躺著,自然是聽兒子的,林時恒一答應,她立刻就去了媒婆家,拜托她幫忙問問李家的意見。

若是彆人家,也許媒婆這一趟就白跑了,畢竟誰都知道如今林家情況,一個考不中還不願意做彆的營生賺錢的窮秀才,兄弟不幫襯,帶著兩個六十歲老人,其中一個還需要吃藥將養,但凡是疼愛女兒的人家都不會將人嫁過去。

但李家如今就李父一個鰥夫,他男人家的,哪裡懂那些彎彎繞繞的,一聽媒婆將林時恒誇得天花亂墜,又是村裡唯一的秀才,就有些心動,再加上媒婆為了謝媒禮,專門抓著李父的弱點來說,一口一個如今林家老人臥病在床無人照顧,多麼多麼需要人,李父這心立刻就軟了。

他是村子裡的善心人,也是三姑六婆背後說嘴的糊塗蛋,為了做善事,他能自己忍饑挨餓,能自己沒有被褥蓋,如今又是為了做善事,他將自己的女兒許了出去。

甚至因為體貼林家艱難,聘禮都隻是意思意思要了點。

媒婆心中得意又說成一門好親事,又有點擔心李蘭蘭回了家知道親爹把自己“做好事送出去”悔婚,回去的路上特地找了村裡人來說了林李兩家結親的大喜事,這樣就算李蘭蘭知道林家是個火坑,也不得不跳,等到她人走到家,這件事也傳遍整個村子了。

李蘭蘭一大清早就到地裡去乾活,忙活到快要天黑才背著農具往回走,她昨天為了今天乾一天活做了餅子,結果早上臨出門前才知道,餅子被親爹拿出去給了村尾那家摔斷了腿的男人,說是他們家隻這男人一個頂梁柱,過的艱難,幫把手。

她險些沒氣哭,那家人艱難,他們自家就不艱難了嗎?家裡農活隻有兩個人乾,她還是個女孩力氣小,好不容易靠辛苦勞作賺了錢,李父轉頭就可憐彆人送出去,弄的李蘭蘭明明是在自己家,賺了錢還要藏著掖著生怕親爹知道,乾農活本來就容易累,她做了餅子就是怕到時候累的撐不住,結果還是被李父拿去給了彆人。

李蘭蘭簡直想不通,為什麼李父願意將他的愛心施舍給無關人家,卻不能體諒一下她。

今天因為沒有餅子,她幾次都覺得眼前發黑,往回走時精神頭也不好,正在難受著,一個穿著碎花衣裳的年輕姑娘跑了過來,臉上神情難掩得意:“李蘭蘭,恭喜你啊,真是沒想到,你竟然還能嫁給秀才,可把我們羨慕壞了。”

她口中說著羨慕,臉上卻滿滿都是幸災樂禍,李蘭蘭心裡一驚,好懸站住了,“你說什麼?”

“你還不知道啊?你爹把你許給林家的秀才了,就是剛分家的那個林家,他一個人帶著爹娘過。”

李蘭蘭根本沒心情和這姑娘計較,她一路急急趕回家,直接問道:“爹,你真的把我許給林家了?”

李父正在喝水,聽了這話站起來笑:“可不是,林家如今日子過得不好,聽說是老爺子病了,要人伺候,騰不出手來,那林家的秀才又是個文弱書生不能乾農活,媒婆找我,我就想,這不是做好事嗎,所以就應了。”

李蘭蘭幾乎要暈厥過去,她沒見過林時恒,隻聽說過林家的情況,村裡人都在說,秀才公要找媳婦難了,如今他家這情況,誰也不敢把女兒嫁過去。

這就是她爹。

她親爹。

村裡知道林家過得不好,都避開不讓女兒過去,偏偏她親爹,巴巴的要讓她嫁過去,就是為了他那個做好事。

李蘭蘭閉了閉眼,將眼中的淚水藏住,原本還對親爹存著希冀的心漸漸冷了下來,再次睜開眼,隻剩下一片漠然。

“好,我嫁,你跟那邊說,辦婚事吧,越早越好。”

她嫁過去之後,一定會如李父所願,照料丈夫,伺候公婆,踏踏實實做個林家媳婦。

隻是日後,若是爹再做好事把自己做的沒吃沒穿,她也不會再管就是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