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古代農家子(2)(1 / 2)

拜生怕這門親事黃了的媒婆所賜, 李蘭蘭要嫁給林家秀才的消息第二天就傳遍了整個村子。

要說這消息傳得快, 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林家李家情況都不太好。

林時恒雖然是個秀才,但手無縛雞之力, 也沒見他下過地, 之前有兩個兄弟照看著還好,如今家都分了, 還帶著兩個老人, 嫁過去那不是享福過日子,那是伺候一家人做苦力的。

李蘭蘭就更彆提了, 她人是長得好看, 也勤快能乾, 家裡家外一把抓,架不住有個傻子爹啊。

這年頭村裡人都苦哈哈的,一門心思想著要攢錢, 李父倒好, 手上一有錢就拿去做善事,要是娶了李蘭蘭,這樣的親家肯定是幫不上一點忙的, 說不定還會賴上夫家。

這倆人情況都不好, 又偏偏都生了一副好皮相, 弄的那些家裡有適齡兒女的村人們都警惕極了,平日裡在家那是再三叮囑不要靠近林時恒與李蘭蘭, 免得年輕人不懂事, 被皮相哄了去。

誰也沒想到, 被村人暗暗嫌棄的兩人,竟然成了一對。

村裡的長輩倒是覺得這樣挺好,他們在一塊了,自家兒女就不會再湊上去,小一輩的卻有許多悶悶不樂的。

長輩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小輩大多沒有長輩那麼有遠見,也沒感受過家庭重擔,想事情更加理想化一些,李蘭蘭那頭還好,她雖然長得好看,乾活也好,脾性爽利,但那個爹實在是勸退。

林時恒就很不一樣了,他人生的好,平日裡又是一副白淨書生模樣,連走路都自有一種風度,和村裡那些乾農活的完全不一樣,還是個秀才公。

雖然沒考上舉人,這不是才二十二歲嗎?如今艱難點怕什麼,若是他考上舉人了,那還愁銀兩嗎?

抱有這樣想法的女孩還挺多,可惜都被家裡人鎮壓了,她們天真,長輩可不天真,那供養兩個六十歲老人是開玩笑的嗎?說不定林時恒根本沒錢念書了,對於姑娘家來說,嫁了人就是一輩子的事,再後悔也不能更改了,與其將希望壓在虛無縹緲的當舉人娘子上,長輩們更加偏向家裡田地多的人家。

村裡的姑娘們受寵的也不是沒有,但大多都是再受寵也越不過家裡男丁,倒不敢反抗長輩,即使再怎麼喜歡林時恒,也隻敢在他出來時羞答答的躲在一旁看。

如今知曉他定了親,村裡那些喜歡林時恒的姑娘們都是一懵。

脾氣好想得開的,抹兩把眼淚也就算了,一些脾性不好的,心態就放的不是很正了。

李家沒主母,李父又是個拎不清的,家裡當然也沒人給李蘭蘭這個即將要出嫁的姑娘準備衣物,雖然村裡無論多麼窮的人家,但凡是女兒出嫁都要添置新裝。

自從李母去世之後,李家一直都是李蘭蘭在管家,因此她也知曉家裡根本拿不出錢來給自己作新衣,再加上李父也不知道跑到哪裡去做好事去了,為了吃飽飯,按照常理來將訂了婚要在家裡養養皮膚的李蘭蘭隻能出門乾活。

她這一出去,就那麼巧的碰上了村裡一個一直喜歡林時恒的姑娘。

這姑娘喚做周大丫,很平常的名字,人卻是長得有幾分清秀,因為家裡兄弟多,她和她的妹妹們幸運的不用下地,人也就養的白嫩了些,一向是自覺跟李蘭蘭這種要下地的女孩不一樣,更要高貴一些的。

結果高貴的她嫁不成林時恒,倒是讓李蘭蘭得了這個好。

周大丫沒像是一些真心喜歡林時恒的女孩那樣哭一場,更多的還是氣惱,氣惱家裡沒遠見,就因為如今林家情況不好便攔著自己不讓嫁過去,又氣惱林時恒沒眼光不主動提親,最大的氣惱還是她求而不得的位置被李蘭蘭這個沒娘,平日裡過的苦哈哈被她暗地裡高高在上點評過好多次的老女人坐了。

因為李蘭蘭長得好,自覺是個美人的周大丫一直都不太喜歡她,見李蘭蘭十八了還沒嫁出去,不知道心裡多高興,背後說嘴了多少回,結果,她居然嫁給了自己一直沒能如願嫁的林秀才。

她氣的一晚上沒睡好,第二天早上起來瞧見要去乾農活的李蘭蘭,頓時就覺得她哪裡哪裡都不好。

周大丫自己不爽快,也不想讓占了自己位置的李蘭蘭爽快,於是她一點也不猶豫的背對著李蘭蘭隻當做是沒看到她過來,拉著自己的小姐妹開始大聲說笑。

“你聽說林家要娶李蘭蘭的事了嗎?她可真倒黴啊,昨晚上我娘還在飯桌上說,林家兩個老的乾不了活還拖著病,林秀才是個書生更不能乾活,嫁過去那就是當個現成的老媽子去伺候一家人。”

小姐妹埋頭做事也沒瞧見李蘭蘭,聽到周大丫提起這個話題,也就順勢一邊做事一邊興致勃勃的跟上:“可不是,我娘也說了,林家就是個表麵光,這要供個讀書人,又要供個病人,還要贍養父母,再大的家底也能折騰沒了,更何況他們還沒家底。”

她這麼配合,周大丫勁頭更高:“還有呢,林秀才基本上不在村裡走動,之前他風光的時候,他娘說過,林秀才想要娶城裡人,你說說,如今家裡艱難了,他娶了李蘭蘭,能喜歡她嗎?”

李蘭蘭聽到她們的話後倒不怎麼難過,這事在她知曉李父將自己許給林家後就已經想的十分透徹,按照她自己的想法,林家絕對不是一個好去處,可她的想法也沒什麼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親爹都把她許出去了,她若是不應,那就是不孝,這名聲要是傳出去,她怕是這輩子都嫁不出去了。

反正她已經想好了,嫁過去之後,若是那邊願意給她一口飯吃,她就好生伺候著,要是過的不好所嫁非人,就到河邊跳進去。

反正娘也死了,爹心裡也沒她,與其一輩子被人欺淩,還不如早死。

因為早就有了準備,李蘭蘭連生氣都懶得生,看了周大丫一眼,背著農具從兩人身邊路過。

她這副模樣將一心想看李蘭蘭崩潰哭泣的周大丫又氣到了,站起來恨恨望著李蘭蘭的背影,“得意什麼,真以為嫁給林秀才日後就是享福的命了。”

周大丫的小姐妹從方才看到李蘭蘭路過神情就有些尷尬,畢竟背後說嘴,此刻見到姐妹憤憤不平的模樣,忍不住扯了扯周大丫的袖子:“大丫,快彆說了,她也沒怎麼樣。”

“還沒怎麼樣,你是沒看見她那副瞧不起人的樣子,等著看吧,林秀才和我們村裡的男人們可不一樣,他眼光高著呢,李蘭蘭一個鄉下村姑,林秀才肯定看不上她,娶她就是為了做農活的。”

“誒呀!你彆說了,都還沒嫁人就說這些,你也不怕人家罵你不知羞。”

周大丫還真有點怕,她正是議親的年紀,要是讓人看見她一個未出嫁的姑娘說三道四,肯定不好。

於是就算是心底再多不甘,她也隻能恨恨坐下乾活,隻嘴裡還不肯放棄的放低了銀兩念叨著:“李蘭蘭嫁過去肯定過得不好,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休回家了。”

周大丫執著的念了一上午,仿佛這樣詛咒李蘭蘭,她自己就能發財一樣。

村裡其他人和她差不多,雖然和李蘭蘭沒仇,但大部分人都不看好這門親事,具體原因和周大丫說的差不多。

林秀才不常出門,但他隻要一走出來,長眼睛的都可以看出來他和村裡人完全不一樣,而且之前林家還沒分家時,林母也從來沒掩飾過自己兒子想考上舉人娶個城裡姑娘,如今林家眼看著日子過不好了,他要娶李蘭蘭,恐怕也是為了做農活。

李家村秀才就這麼一個,但村裡人和其他村沾親帶故的可不少,大約也都知道一些八卦。

比如說那王家村,也是出了個秀才,那還是二十年前的事了,王秀才也是和林時恒一樣,屢考不中,讀書費錢他又不通家務,王秀才家漸漸就有些敗落跡象。

於是他娶了個娘子回來,這娘子本以為嫁過去是當秀才娘子,結果嫁過去了是去伺候一家老小的,王秀才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會,王秀才沒爹,娘又是個看不上兒媳婦的,沒少磋磨她,如今一眨眼二十年過去了,那娘子老的跟老嫗一般,據說每次回娘家都要訴苦,日子過得彆提多慘了。

在村裡人看來,這林秀才就是王秀才第二啊。

他還比王秀才要差一些,好歹王秀才家裡沒有一個不能乾農活,還病懨懨要用藥養著的爹。

李蘭蘭就這麼帶著村子裡人的不看好,悶聲不吭的等到了約定好成婚的那日。

到處做善事的李父在這一天也沒跑出去做善事,安安分分在家裡,等著林家上門來帶走他女兒。

人家女兒出嫁,家裡當爹都要說兩句為女兒打算的話,或者再拉著女婿說讓他好好對女兒,唯有林父十分的不同尋常,他拉著自家女兒,對李蘭蘭說讓她過去了好好照顧林家人,其餘的,一句話沒提。

李蘭蘭早就被親爹的態度寒了心,也沒失望什麼,她沒穿新衣服,在頭上蒙了一個紅蓋頭,就隻當做是穿上喜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