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洛陽朝廷這一方,獨孤策麾下的三萬並州軍,加上三萬西涼降卒,也不過才六萬人。其中西涼降卒的戰鬥力,還很是令人懷疑,甚至可能存在再次倒戈的風險。
關鍵時刻,又是獨孤策站了出來。
他命兩萬並州軍守城,自己帶著陷陣營及一萬並州軍、三萬涼州降卒主動出擊。
在與李、樊大軍的戰爭中,獨孤策每戰必先,十蕩十訣,戰無不勝,以一係列輝煌的戰績,將涼州降卒軍心征服,使得本來軍心不穩的涼州降卒,成了他最狂熱的追隨者——哪個軍人不希望自己的將主,是戰無不勝的戰神,能帶領他們從一場勝利,走向另一場勝利?
獨孤策無疑滿足了這一點。
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李、樊二十多萬大軍便灰飛煙滅。其中真正用來打仗的時間沒多少,大半時間都是用來行軍了——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便是如此,因道路條件、輜重運輸等問題,軍團規模越大,行軍便越
是緩慢。
摧毀李、樊軍團,斬殺李傕、樊稠及一些劣跡斑斑的西涼將領後,獨孤策搬師回朝。出征時,他帶出了四萬人。搬師時,他帶回了七萬人!
其中多出來的三萬人,無疑正是新招納的降卒。
事實上,在這一個多月的戰爭中,獨孤策大軍總共俘虜了十八萬西涼軍。他汰弱留強,隻從中挑出了三萬精銳補入軍中,剩下的十五萬西涼降卒,則令他們解甲歸田。
自黃巾亂起,至董卓亂政,中原大地連連征戰、殺伐不斷,人口急劇減少。
人口銳減之下,即使洛陽這帝都周圍,亦有大片良田拋荒。因此洛陽一帶,有足夠的田地安置那十五萬西涼降卒。
至於農具、種子、房屋等等生產、生活的工具、物資,就得勞朝廷和地方官府操勞了。反正在誅滅董卓後,朝廷抄家撈了不少,目前並不缺錢。
解決了李、郭之亂,又花一個多月時間平定了許多小股潰兵造成的匪患,時至三個月後的今日,整個洛陽一帶,已徹底安定下來。
而此時的時間,也已到了初平二年年末,冬至日眼看就快到了。
大漢慣例,冬至祭天。獨孤策早已決定,要在冬至祭天大典上做些文章,因此今天才在府中大擺宴席,
遍邀王允及朝中高官、麾下將領,準備在宴上探一探王允等人的口風。
之所以要探口風,是因為祭天之事,自古以來,都是由天子主祭。按照慣例,唯有天子,方有資格祭祀上天。
不過這一次,獨孤策要為自家造勢,要在祭天大典上,製造一場神跡。既如此,他自然不可能讓那個才十歲的小皇帝把風頭搶了去,須得想辦法稍微改變一下儀式進程。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