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返家(1 / 2)

這一次, 興民社的成員去劉主/席官邸時,受到了熱情招待。

本來劉主席隻是隨便看看文章,但是其中論述軍事的文章讓他這個領兵二十年的人看著都覺大有乾坤。

而糧食戰略方麵, 其具體操作和趙家計劃將糧食加工廠西移相結合, 大量加工囤積廉價的薯麵和土豆麵, 以備作軍糧。趙清漪還揭開了外國罐頭的製作工藝。如果能進口包裝設備, 鼓勵農民養易長成的鴨子、魚等, 將其製作成罐頭,也可當軍糧儲備。

他們是真的認為川康將成為抗戰的大後方, 是要來支持他劉X的。

劉主/席很和藹地說:“幾位小朋友, 你們一心想要為國家積累實力, 好與侵略者拚殺不遠萬裡來蜀, 前些天是劉某怠慢了。”

趙清漪看看幾個麵露喜色的同誌,也笑道:“我們相信將軍在民族大義上不是會含糊的人,其實也是一種投資。隻盼將來將軍為抗戰事業建下不世功業,也不忘我們的一點點努力, 我們也就知足了。”

如果說他們不求任何東西, 反而不能取信於人, 這種像是長遠投資一樣的資態才是他們更能接受的。

果然劉將軍臉上有釋然之色, 說:“就算李克文,他們找不到地方給你們安頓研究,此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你們儘管在川康安心辦事,誰敢找你們麻煩,故意刁難, 儘可找我。”

接著,劉主席又和他們討論《論/持/久/戰》的內容,他對於基引用的一些數據也多有疑惑。這種情報,哪裡像是幾個學生能知的,趙清漪也隻好說是聽些幫派的小道消息和從報紙上的信息整理分析出來的。

這一天,討論了許久,劉/主席還留了午飯,賓主儘歡。

得到劉/主席的承諾,眾人可放心返回成都,剛好劉/主/席要去成都開作戰會議,雖然他們不可能得到什麼內部消息,但是搭乘一下他的飛機還是可以的。

如此返回成都,見著李克文,他說在郊外一百裡,他為他們尋到了700畝的良田。

幾人又去現場考察,往來花了三天時間。那片地離城稍遠,近郊的好地多被大地主占著,他們也不會打算賣,是不好謀求的。

交通雖不理想,但是好在地力和水源都還不錯,700畝的地建個種植農莊是夠了。

而糧食加工廠的場地選在城內外圍,這個不需要那麼多良田,倒是找到了三處,基於趙家現在產業能吞下這些場地,趙清漪都決定買下來。

這700畝的良田和三處廠地,一共就要花掉兩萬五千銀圓了。趙清漪還給李克文手下幫忙跑腿的兄弟們都包了紅/包,又給李克文奉上謝禮,一共也就花了三萬銀圓了。

至於他們作為中介報的價有沒有水分,趙清漪這時還不好計較講價,水至清則無魚。但想民果時代的一畝田地價為20—30銀圓,價格就算有虛,他們也算是朋友價了,她不能顯得氣性小,為人刻薄不知禮數。

辦好一切地契手續後,他們乘火車四日後返回到江海。

但是幾個社員在江海休息一日後卻說準備返回一趟老家。

除了北平來的陸鶴軒休學跟著趙清洋“私/奔”是被家人所知但不被理解的,另幾個活寶居然還是瞞著家裡的。

他們也要回家去解釋一下自己的遠大理想,也想勸服家人為了預防全麵開戰遷至川康。

他們覺得自己結交了趙家這樣的人家,又認識了洪門的小司徒先生、金帶皮袍哥,最重要的是得蜀省政府主席的看重,總能給家裡一點交代了。

趙清漪一聽真相,不禁一多汗:真是熱血上腦,不管不顧的。想想如果在現代時空,她的兒女大學上到一半說要休學去當自乾五,她隻怕也要心跳加速。這怕是時代特色吧。

想要家長們理解還乖乖聽他們的,不得不說很傻很天真,回家還有的扯呢。

不過回家的事,趙清漪也不能阻止,買了點特產送給他們,親自送他們上火車。

趙清漪送走了同誌,趙仁、趙清漪、趙清洋就把農莊土地和廠址的畫圖取出來,三個人討論農莊和工廠建設規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