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玥卻是很明白父兄的重要,沒有父兄,她再美詩做得再好,與那給人逗趣的藝伎有何區彆?
李清玥上前斂衽福身行禮:“小妹見過兄長,兄長一路辛苦了。”
趙清宣心中一個咯噔,轉頭看向上前來一身富貴之氣的少女,如白蓮花一樣楚楚風流,杏眼桃腮,梳著碧落髻,頭插玉簪珠花,脖頸間掛著一串均勻的手指大的東珠。
美則美,可是已有心結的趙清宣卻是心生寒意,這少女真的沒有一分像他家的人的,要麼因為常年跟著張氏,還是學了張氏通身的氣派。
張氏見趙清宣不說話,笑道:“清宣,這是你妹妹清玥,數年不見,你是不識得了嗎?”
趙清宣道:“確實。母親,外頭天冷,我們還是進去。”
張氏反應過來,連忙陪著兒子進府,先是讓他去他的院子安頓,又問府裡的管理各種東西有沒有送去。
張氏忙了好一會兒才坐下,心中盼著侯爺快從宮裡出來。
李清玥捧了茶給她說:“母親這幾日也忙壞了,先喝口茶,爹爹就要回來,母親還是要打起精神呢。”
張氏想到丈夫,又有種要落淚的感覺,這幾年長期夫妻分離的滋味並不好受。可是她也不能說丈夫不好,相對於彆家夫人的後院小妾爭寵的糟心事,又或者丈夫是腦滿腸肥的酒囊飯袋,她的丈夫就是太好了。這種好,反而更讓她嘗儘相思之苦。
張氏歎了口氣,她也明白朝廷這時讓趙清宣回來,隻怕是要留他了,就不知道侯爺這次能不能帶她走。
可是她走了,清玥怎麼辦?
“清玥,你爹爹隻怕沒有這麼快回府,你也回去歇會兒。”
李清玥道:“清玥不累。”
張氏笑道:“你這孩子,一心惦記著爹爹和哥哥。”
李清玥卻低聲道:“母親,哥哥是不是不太喜歡清玥?”
李清玥極擅察言觀色,揣摩人心,趙清宣從初見問禮一直到他回自己院子,對她都淡淡疏離或者有一抹讓她莫名不安的打量。
張氏道:“你多心了,你哥哥怕是累了。”
李清玥道:“母親安坐一會兒,我去廚房瞧瞧。”
李清玥出了正院,心事重重,見到玉娘也在廚房轉悠,不禁蹙了蹙眉。玉娘過了秋就回了府,母親憐她失去了“女兒”,母親當初可是痛惜了很久的。
李清玥向玉娘使了一個眼色,玉娘會意,悄悄跟了上去。
李清玥揮退了跟隨的丫鬟、嬤嬤,信步在園子裡,現在府中下人都忙著侯爺回府的諸事,大冬天的,也沒有人在園子裡逛。
在僻靜處,玉娘就找上了李清玥。
李清玥道:“你還是回莊子裡,該給你的,少不了你。爹爹和哥哥回來了。”
玉娘不禁心中一酸,說:“我舍不得小姐呀!這世上誰都會害小姐,隻有我一心為了小姐呀!”
李清玥扭斷了一枝乾枯的梅枝,心中又怨又恨。上一回玉娘回府,因為蓮香那丫頭已經死了,她除去了心結,再忍不住來與她親近。
李清玥初時不知緣由差點要人將玉娘拖走,但是玉娘叫著她“女兒”,然後說她是她的親娘,是她將自己的女兒換了侯府的女兒。
李清玥原本不信,但是張氏數次想著那被狼叼走的蓮香就控製不住眼淚。
玉娘跟她說,讓她不要怕,那丫頭已經死了,這世上知道此事的人隻有她了,而她是不可能害她的。
李清玥受到極大的打擊,原來她不是尊貴的侯門血脈,隻是一個低賤的農家女。(角色三觀)
但是她心性確實遺傳了玉娘的心高氣傲和毒辣,她已是侯府千金,她要一輩子當趙清玥。
李清玥道:“你要是為我好,就老實呆在西院,少說多做,少讓母親瞧見。”
張氏一瞧見玉娘就想起“蓮香”,然後就心痛,每每這時候李清玥就湧起無法控製的怨毒。
她從小養在母親身邊,那個雖然是母親的女兒,可是沒有一日在母親身邊侍奉,血脈就這麼重要嗎?
那賤丫頭死了倒是乾淨了,幸好死了。
沒有人可以奪走她的一切榮光和富貴。
作者有話要說: 人的性情和教育有關,但是有時真的和天生也有關係的。
看過電影《風雨哈佛路》,如果性情全由家庭環境決定,女主角該是成為社會渣渣,也一樣吸/毒、失敗。
所以,寫一個這樣一個虛偽狠毒的會琴棋書畫察言觀色的千金小姐,也不能說完全不合理。
換娃子的故事中,假千金生活的環境都好,但是個性有狠毒的一麵。
多年前看過《錯愛一生》,假千金還小的時候就乾出來的事,真讓人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