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午朝時,趙鐸進宮麵聖, 皇帝和太後對他進行褒獎, 其中少不得問及大晉少年英雄連青。他陣前連斬黨項兩將,刹了黨項人的士氣的事跡早就風傳到洛京了。
劉太後麵上自然對趙鐸禮遇有加, 對他獻給朝廷的兩項發明也是大加讚賞。
此時皇帝雖然也漸掌權力, 但是劉太後的權柄仍然不小, 小皇帝一些不成熟的小動作,劉太後還得給他收尾。
這更像一種姿態, 劉太後本就頗有城府,一方麵從皇室的利益上講, 她必須給小皇帝收尾;另一方麵她收尾了,朝臣們也會發現誰更成熟,這會增加她的影響力。
小皇帝快要十七歲了,去年就大婚了, 朝中言及讓他親政的聲音也不小。
賞賜一番後,讓他翌日大朝再帶兒子和連青進來麵聖。
趙鐸從午朝下來,與朝中大臣們打過招呼後,就馬不停蹄回府。
張氏一見丈夫, 差點如現代人一樣撲進他懷裡, 趙鐸也是眼眶濕潤,握著她的手說:“這些年苦了阿萱了。”
張氏說:“侯爺好好的就好。聽說黨項人又鬨起來, 我真是擔心。”
趙鐸道:“隻要朝廷硬氣,他們鬨不出什麼大事來。要是能收複靈州就好了……”
張氏問道:“朝廷可是要派侯爺去收複靈州。”
趙鐸嘴角一抹哂笑,說:“朝廷人才濟濟, 我守著朔方就好。”
趙鐸才沒有興趣爭這個任務,朝廷真派他去打,打得太好了,隻怕更要打壓他。
隻要守住現有的平衡,趙氏一族不會衰落就好。
兩人在下人的驚喜請安中回房,張氏服侍他洗漱一番,才去一家人用膳。
李清玥過去拜見的時候,趙鐸也愣了一愣,沒有想到女兒也是這般大了。看到這麼大的孩子,他總是想到阿青。
這時趙清宣也過來了,趙鐸隻見他一人,不禁問道:“阿青呢?”
趙清宣道:“阿青不願來府裡,自己跑到客棧去住了。”
趙鐸說:“你怎麼就任他一人去了?你不會照顧好他嗎?定是你惹他生氣了。”
趙清宣說:“冤枉,真不是我的問題。”
趙鐸說:“難道會是阿青的問題?”一定是臭小子不好,阿青多可愛呀。
張氏聽得一頭霧水,說:“阿青是誰?”
李清玥卻是在貴族小姐的社交中聽說過,反應快一步,笑道:“是不是那位陣前斬將的和少年英雄?”
趙清宣嘴角極淡的一哂,本是對李清玥的嘲諷,卻被趙鐸看見,傻爹不禁誤會了。
雖然“不是自己”的兒子,但是“幼獸阿青”可是他的貼心小寶貝,每每幼獸在他跟前撒嬌,每每看到幼獸調皮,他就覺得心情放鬆。
趙鐸說:“清宣,平日為父是怎麼教導你的,你要是學那心胸狹窄、嫉賢妒能、不能容人……”
千古奇冤的趙清宣道:“爹,你怎麼能這麼看我呢?阿青他也有自己的事,不想讓人知道呀,我不能像跟屁蟲一樣盯著他?”
張氏勸道:“好了,好了,一切都用過膳後再商量。”
趙鐸這才被勸著坐下來,趙清宣和李清玥依次入座,丫鬟上前服侍。
寂然飯畢,李清玥還送上了這段時間精心給父兄做的衣服,趙鐸還是挺高興的,到底小時候還抱過“女兒”。趙清宣麵上淡淡,說:“清玥有心了。”
……
趙鐸和久彆的妻子正要歇下,卻聽丫鬟來報說趙鐸要見他們,夫妻倆正想他這時候返回有什麼事。
趙清宣進了外間堂屋,趙鐸說:“你又怎麼了?說你幾句,你就委屈了?”
趙清宣不理會趙鐸,看看張氏,忽問:“母親,你還記得元道元年秋天北狄進犯的事嗎?那年,你正生下……妹妹。”
張氏訝然:“大郎怎麼特意來問此事?”
趙清宣想想今天看到“趙清玥”的模樣,心中更加印證一分。
想到阿青的生辰,想到當時他醉酒就叫著“爹爹”,想到“趙氏孤兒”,想到郭林說過當年母親不可能懷有雙胎。
如果他真的錯了就當對不住清玥。如今,他們一家團聚才是最重要的事。
趙清宣道:“我懷疑,當年情勢危急,母親生下孩子,被人換了去。阿青,他是我的親弟弟。”
趙鐸驚道:“你說什麼?!”
趙清宣說:“我並非信口開河……”
於是趙清宣將阿青長得和他像開始說,然後說到阿青的生辰是元道元年十月十八;說到當初他在阿青麵前提到妹妹他就翻臉;說到郭林保證張氏隻懷了一胎,不可能是雙胎;說到阿青喜歡跟著趙鐸。
趙鐸麵色驚疑不定,張氏從原來的一頭霧水到弄清兒子在講什麼。
趙清宣說:“所以,我才寫信給母,讓兩位家臣北上,就是想弄清當年的事。隻怕是有惡人趁亂,在弟弟剛出生時就將孩子換走,母親體弱不知,兩位家臣到底是男子,多有不便之處。我想查出當年有什麼可疑遺漏之處可能讓大惡人偷換走孩子,那麼阿青就一定是我弟弟。”
趙鐸上一步,抓著趙清宣的肩膀,說:“你是說……阿青他真是我的兒子,是你的親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