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求求你……你答應我兩件事,我什麼都聽你的,你要我做什麼,我都可以做。”
“什麼事?”
“帶我回江海,我要去拜祭我父親,我對不住他,我是畜牲……請你給我一把琴,其實,我是真心喜歡拉琴的。”
“……好。”她聲音溫柔。
多少恩怨,且付笑談中。
……
長安事變,和曆史相差無幾的被和平解決了。不過由於趙清漪的存在,章、楊兩位將軍還是得到比較好的結局。
本來在楊將軍被囚,抗/戰勝利後就被老江所殺,而章會被囚禁幾十年。
通過趙清漪的努力,從中斡旋和偷偷給章、楊兩位暗示,他們願意把東北軍和第十七路軍的軍事力量都交給老江。
而他們則帶著“為建立更廣泛的抗倭統/一/戰線”的名義去了海外,在海外僑胞和美國、蘇X遊說奔走,直到建/國後受到伍先生和趙清漪的邀請才回老家探親。
蘇若雪跟著趙清漪回了江海,積極配合她將江南的倭人間諜係統搗/毀,這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種花家在之後的江海抗戰時的損失。
並且,之後在共和國時代,蘇若雪也聽從趙清漪的命令,在為共和國培養特工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被私仇所蒙蔽眼睛的蘇若雪遇上趙清漪這樣的霸王龍是鬥不過,但是她冷靜時,記憶中從小在間/諜/學校學的東西和多年間諜生涯,這方麵卻是極少有人比得上的。
趙清漪的“斑點狗”上的彈/藥在七月事變時用完了。
這個時代的彈/藥規格標準顯然無法支持在“斑點狗”上用。因為“斑點狗”太先進了,連轟炸型彈/藥都是導/彈。
而趙清漪再要向係統商城購買,可沒有半買半送了,貴到她想要自/殺。
雖然曾一度嚇得倭人肝膽具裂,可是他們也發現了兩次“斑點狗”隻能在空中發出一種綠光/彈殺傷倭軍飛機,因為是直線彈/道的“彈”,中/彈/率還不是很高。
倭人短暫驚懼之後發現了這種現實,就不怎麼怕了。
然後,在1937年9月,趙清漪被診出懷孕三個月,這時她怎麼都不好進行空戰了,林青雲也不讓了。
趙清恒、王楚從中央/軍校,調入中央軍第88師任團長。
趙清恒在1937年8月,調駐江海回家探親時,被王楚和趙清漪介紹加入了大同/會。隨後,他們都參加了慘烈的第二次江海會戰。會戰結束時,建製被打亂的他們收攏殘軍上了蘇北加入了新X軍,建立根/據地。
儘管趙清漪向果府提出運動戰和巷戰的思維,可是果府的舊式陣地戰軍事思想不是她一個以劍術聞名的女人可以改變的。
眼見戰事慘烈,隻怕金陵屠殺/慘/事再現,於是趙清漪聯合青龍幫、她的在各界的關係網上的朋友、大同會地下組織準備好大量的船隻。
果府果然如曆史原型,愚蠢的忽悠百姓:誓與金陵共存亡,下令打爛了船隻,斷了百姓後路。
但在最後關頭,已經有五六個月身孕的趙清漪不顧果府壓力,打出她種花女俠的威名,號召組織金陵百姓市民乘他們早準備的船過江撤離。
幾天內,共有二十來萬的百姓因為相信她,乘了他們準備的船逃出金陵城。
最後她也累倒在江北,差點小產,可是最終大約還有七八萬的金陵百姓沒有撤出。
之後,發生了慘烈的金陵屠殺,倭人心中存著一股惡氣,金陵難免屍橫遍野。
這一次危難中挺身而出救了金陵二十多萬百姓的事,令她和林青雲更加享譽海內外。
之後大同會還是進行了的政/治/運/動,這把火燒起來,有時不是知不知道曆史或者領導人能夠完全左右的了。
她和林青雲被打/倒了,放到內/蒙農/場去放牧。這種做法遭到了海外僑胞、金陵、江海市民的憤然抗議。
港島、美國、歐洲的僑界組織也聯合通電向種/花家提出抗議,而彎彎還聰明地順勢發出譴責並聲稱這是反/智、反/人類的倒/行/逆施。
當時也有些控製不住局勢的領/導人也看出彎彎利用這一點收了海外僑胞和國內一些人的人心。
還是伍先生出麵力抗當時的那群人兩年後將他們調回京城。趙清漪卻沒有離開祖國,隻要求去港島探親,受到了港島各界的歡迎。
他們在港島住了兩年,國內的風波提前五年結束,伍先生發來電報,邀請她回內地,協助他的工作。
雖然朋友們極想挽留她,可她和林青去還是回去了,隻不過將孩子們留在了港島,托付容家,以便讓他們接受更好的教育。容家兄妹早幾年前就暗中聽從她的建議舉家搬往港島了,林家兩房也在港島,此時容延宗和林母都去逝了。
她回國協助工作,主要分擔外交、教育方麵的工作,恰逢種美建交,之後又與倭國建交。她在這兩國的官民間,真正稱得上是大名鼎鼎了。
值得回味的是,她代表種花家政府訪倭受到了不下於訪美時的熱烈歡迎,像是迎接他們自己的英雄一樣。
除了倭國政府之外,倭國的對種花友好協會、漢文化社團、武術界聯合舉辦了招待晚宴,盛情邀約她參加。
在宴上,她見到了友好協會會長齋藤新之助,當時倭國經濟還是在騰飛當中,又有許多種花家比不上的技術,她忽悠了一筆捐款、兩筆投資和幾項技術引進的意向。
由倭國武術界倡議,之後還舉行了兩國的劍術比賽,幸好,趙清漪在世界範圍內還是有些徒子徒孫的,不然是要乾不過倭國人了。
她趁美/蘇/爭霸的關鍵時期,蘇X的導/彈數量超過美國,美國極其不安,正在拉攏種花家時,談判時涉及某島的主權歸屬問題,據理力爭。此時倭國還在美國的嚴格控製之下,還沒有太大發言權。
種美兩國針對某島共同發布明確的聲明,此後雖然有倭國越過疆界行為,但是絕對沒有“擱置爭議”的表述,因為沒有爭議。
安南國的占著白龍島不還時,當時正值鄧先生當總理,她力爭進行一場可控範圍內的奪島海戰。
也是在這個時期,因為經濟和國際環境比曆史原型好,由她提議,鄧先生的支持下中將王楚指揮一個軍痛扁阿三,奪回富饒美麗的Z南。
因為幾次奪回領土的背後有她的努力,國內外稱這位女副總理為鐵娘子,敢於亮劍的種花女俠。
八十年代中期,彎彎開放了探親,她的時代還沒有結束……
作者有話要說: 我覺得,我又要被罵了。
不過既然是副總理這樣大的YY,那麼這就是她該做的事。
而原主給的任務,照耀得蘇若雪暗淡無光,在那一道曙光時,我也心大,想用場景的隱喻來表達——她超越了常規完成任務。
蘇若雪最後的臣服和回憶,不是為了洗白,而是我在想人性是如此。
人會有一種本能,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救贖:不管是因為嫉妒、虛榮、貪婪去做惡,還是活在冰冷的恨與惡中因為太冷太絕望會向往善的救贖。
趙不再殺她,也是一種強者的思維,就像武則天稱帝後看到駱賓王那篇極儘惡毒的檄文付之一笑一樣。當然,蘇給駱賓提鞋也不配。
至於報仇,蘇若雪的前世,趙已經極儘狠辣、乾淨利落地報了。
如果隻是重複過去,那她這一生的作為和境界是沒有進步的,那趙就稱不上真英雄。
個人覺得,許多什麼女帝故事是有點空,沒有武則天的狠,沒有她的胸懷,坐上高位不太可能。
我也寫不好,隻有通過蘇若雪的兩世的與趙清漪的相遇,趙的不同做法,來從側麵體麵她狠的一麵和有胸懷的一麵。她不是女帝,但也是掌握國/家/權力的人。
可惜,顯然這樣的寫作手法不適合快穿文。很多讀者堅持不了這個過程,當然我文筆占了90%的因素。希望以後有所進步。
之後的故事,我都會控製篇幅,因為初次寫我一直很想寫民果文,所以很多想寫的東西,才這麼長。可惜還是沒寫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