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69章樓高百尺(2 / 2)

朱色痕總是比黑色痕高出一截,姐姐比他大好幾歲,自然比他高許多。

一直記錄到五年前,姐姐入宮了,逢玉軒裡隻剩下十餘歲的他,裴少津再無興致去丈量身高、留下劃痕,又不敢去看這一的痕跡,免得睹物思人,不舍得抹去它們,隻好叫下人搬來一扇屏風擋住了。

收回思緒,裴少津從院外隨意撿了一顆小石子,比著自己的頂,牆上新添了一劃痕。

比舊的劃痕高出了許多許多。

意味著他比姐姐高出了許多許多,再不是躲姐姐身後那個小包子了。

從今以後,他可以護著姐姐了。

裴少津回到案前,繼續寫信,寫完收筆。

他又單獨給大哥寫了一封信,寫:“……大哥說得對,沒有見過星辰浩瀚之人,不顧所謂去抓住流螢微光……”

“……詩仙所雲非假,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身攀百尺高樓不懼,唯盼與兄長他彙聚於高樓之上,以摘星辰之光,經久不熄……“

……

皇宮裡,竹姐兒已收拾妥當,明出宮。

她靜坐著,等待皇後娘娘的傳召,畢竟是多年的“主仆”,她識得皇後的性子。

“裴司言,皇後娘娘召見。”

竹姐兒循著熟悉的走廊、庭院,來到皇後娘娘的寢宮。

“奴婢拜見皇後娘娘。”

“快快起來。”皇後娘娘笑盈盈,“前子,若不是聖上用膳時提點了幾句,我都忘了你進宮已滿五年,差耽誤了你。如今平兒已經出嫁,你也該回家了……這幾年你做了不少,辛苦你了。”

“奴婢分內之職。”

“你此番出宮,與家人團聚,本宮替你歡喜。”皇後言,又叫人端來禮件,“裴大人是個好父親,你的婚,想來有家人替你操心,為你尋個好郎君,本宮就不插手了,思來想去,還是賜你實的罷……這是本宮命匠人打造的釵冠,還有京郊外幾十畝的水田,是本宮的一點心意。”

“奴婢謝皇後娘娘恩賜。”

這份賞賜不輕,能讓竹姐兒出嫁時風風光光,也能讓人讚譽皇後恩深義重。收下這份賞賜,這份主仆義也該結束了。

翌,竹姐兒隻帶了皇後的賞賜,還有那兩冊《詩經》,封麵上寫著“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兩句詩,餘下的物件都分了出去。由禮部操持,送她出宮。

時辰還未到,裴家人已經城門外候著了,翹首以待。

隻見一個偏綠色的轎子一晃一晃從宮中抬出來,到宮門外停下,簾布撩起,款款走下一個子,正是竹姐兒。

冬白雪,高牆巍巍,一身素綠的竹姐兒加快了步子向家人走去。“衣錦還鄉”時,她卻換下了官的六品官服,穿上了入宮時的那套衣裳——上是竹青色的翠煙衫,下是淡柳色的長羅裙。

衣裳光亮,不曾有半分陳舊感,可見竹姐兒不僅一直留著這套衣裳,還精細打著它。

入宮時是七月,穿的是夏裙,此時是寒冬,昨夜大雪剛落,北風呼呼。

裴少津見到姐姐,大步奔向姐姐,一邊跑一邊解下自己的白貂大氅,順風一甩,披了姐姐的身上。

這時,其他人也跟了上來。

沈姨娘將小手爐塞到竹姐兒手裡,又替到少津的位置上,幫竹姐兒扣上大氅,係緊。一句話沒說,顆顆淚珠從臉頰滑落,落入雪中不見蹤跡。

沒有人問竹姐兒為何天寒地凍裡隻穿這麼一身單薄的夏裙。長長五年,竹姐兒入宮恍若昨,誰能忘了她離開家時的身影?

竹姐兒伸手,抹去沈姨娘臉上的淚痕,:“小娘,兒回來了。”

沈姨娘點點,哽咽:“你的祖父祖母,你的父親母親、弟弟姊妹,都惦記著你,都盼著你早回家。”

“竹姐姐……”英姐兒紅著眼,一肚子的話隻化作了一句,“我想你了……”

“我這不是回來了麼?”竹姐兒的手輕輕撫過英姐兒的額、發髻,沒有了少碎發,梳了婦人發髻,言,“英妹妹嫁了好人家,可以學己所好,姐姐宮裡替你高興。”

又替英姐兒擦去了淚水,又:“年紀雖長了,性子卻是一點沒變,平裡瞧著歡快熱,該哭時說哭就哭。”

竹姐兒轉過身,微微仰,望向身旁的八尺男兒,身姿挺拔,謙謙如玉,與竹姐兒記憶中的二弟幾乎對不上號。

從十一歲到十六歲,正是少津長得最快,變化最大的幾年。

“阿姐。”

“你長大了,姐姐差沒認出來……”一直都克製沉靜的竹姐兒,話中有了哽咽,她知曉自己錯過了多,可當她真正看到這錯過的——小娘引以為傲的青絲有了白發,弟弟竄高了個,溫文爾雅,妹妹嫁了如意郎君挽起發髻,父親外派任官掙功績……

還有多她沒有辦法看到的。

令其動容。

大姐蓮姐兒給送竹姐兒出宮的宮人發了賞錢,抹了抹眼角,上前招呼:“今兒三妹妹回家,是個好子,大家可快不要再哭了。”

她上前牽著竹姐兒的手,一邊引她上馬車,一邊說:“天寒地凍的,快上車罷,有多少心窩子的話,咱回到家裡,一家人歡歡喜喜地說。”

又忙著叫少津趕緊上另一輛馬車避風,:“你脫了大氅,也仔細彆凍著。”

幾輛馬車迎著北風,離開了城門高牆,一路往伯爵府回去,雪上留下幾車軲轆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