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48章蜜釀藕(2 / 2)

英姐兒將錯就錯,沒有吱聲回應,將食盒放在茶案上便離開了。

裴少淮取了一卷古籍,從書閣裡出來,陳辰說道:“方才有兩個丫鬟進來,在茶案上留了個食盒。”

“丫鬟?”裴少淮一臉疑惑,說道,“府上的丫鬟沒事由進不得我的院子,怎會有丫鬟進來。”即便是林氏叫人送東來,也多是申嬤嬤經辦。

言罷,將古籍遞陳辰,出去一看熟悉的食盒,當即明白是怎麼回事,端著茶飲和蜜藕進了書房。

一開盒,桂花蜜香摻著藕的清香溢出,裴少淮說道:“也嘗嘗。”

“來這,既能蹭書蹭學問,還能蹭吃的,往後我要多來才。”陳辰笑道。

“們侯府還能差這口吃的?”

“彆人的吃起來格外香甜嘛。”

一口咬下,紅藕粉糯,滿口蜜意桂香,清甜不膩,陳辰連連讚歎。

壺菊茶也泡得用,濃香而沒有苦澀味,一口下去解去了渾身的燥意。

陳辰緊接著剛才的事問道:“差些忘了……的丫鬟既進不來,方才的是誰?我是不是太過草莽了?”

“是我四姐。”

陳辰臉頰一下子轉為緋紅,燙得要緊,後悔道:“是我拙不識蘭影,太過冒失了。”

了,又道:“我的冒失興許會叫她生怒罷?我是不是該找個時候當麵四姐賠禮道歉?”畢竟,哪小姐喜歡被人認作丫鬟呀。

無怪方才她默不作聲呢。

裴少淮寬慰他道:“姐姐不會計較的,若是擔憂,我一會替解釋清楚就是了。”

陳辰了又,不依,覺得還是當麵賠禮好一些。

裴少淮拗不過他,好說:“我四姐藥圃裡還差幾株藥植,若替她尋來,她必定高興。”

陳辰記下了藥植的名字,答應說回去就派人去尋。

……

秋末,天寒紅葉稀,田壟戶正忙,北直隸一帶一年無洪無旱,又是個豐收年。

玉衝縣今年首次在河沙地裡耕種白油麻,並不算豐收,一畝地的收成比保定府的一半,麻穗不大,顆粒也有些乾癟,出油不高。

可裴秉元卻欣喜萬分。

玉衝縣的百姓也高興。

這覆沙地若是不治理,長成蘆葦地,一顆糧食都收不到,如今能種油麻屬於意外之喜。而且今年是首次種,失誤頻,譬如耽誤了播種,澆水時機有誤,治蟲不夠及時之類之類,能有一半的收成就很是不錯了。

來年需總結經驗,必定能有更好的收成。

慶收禮在縣衙前操辦,玉衝縣的鄉書裡正、各姓族長和德高望重的長者皆入座在席。

裴秉元身著青袍官服,上麵繡著鸂鶒飛禽,腳蹬黑靴,居於高台上。他從碟中取了一塊酥糖,在眾人跟前嚼了一口,哢嚓哢嚓脆響,吃完才道:“此乃本官吃過最好的白麻糖酥,因為這是咱們玉衝縣自己種出來的白油麻……”

原本準備了一肚子的話,打算激勵百姓們繼續把白油麻種下去。

可他還沒說出口,場下有人站起呼喊道:“玉衝縣有福,裴大人威武!”此一話激起千層浪,眾人開始舉著拳頭,一齊大喊“大人威武”,聲聲不絕。

叫裴秉元淚婆娑。

原來真誠的話從來都不需要打腹稿的。

等眾人慢慢緩了下來,裴秉元拋開了腹稿,簡短有力說道:“今年的油麻咱們自個留著,好好過年,來年種得更多、收成更好,咱們再賣到京都,賣到揚州賣到應天府。”

場下一片歡騰。

歡騰聲中,裴秉元裡有些舍不得,來年秋前他任期將滿,朝廷會派他去往何處尚未可知。

他會陪著玉衝縣百姓春耕、夏溉,未必能陪著他們秋收、冬藏了。

裴秉元叫人伯爵府捎去芝麻糖酥,並寫信林氏道:“信如君思,字能傳情……此芝麻酥糖是為夫帶人耕種所得,夫人喜食甜點,不如替為夫嘗嘗可否夠甜,再分中眾人。”

又寫信兩個兒子,告訴裴少淮種植油麻此法可,敦促他們好好讀書,切莫作詞藻堆砌文章,要務實求真,言之有物,為日後當官所用。

……

……

歲末寒日來,又見北風起。

司馬將軍府上,裴若蘭二胎動了。這一回,司徒暘估算好了日子,早早便從練武場回來,陪在蘭姐兒身旁,叫她安。

將軍府主母陳氏雖“賊不死”,但已經退步了不少,言說要生了男孫,不會出爭搶,會與蘭姐兒一同養育。

這一胎又是夜裡動,寒風淩冽,將軍府內燈火通明。沒人能攔住司徒暘,他在門外聽見妻子嘶叫,疼不已。

過程還算比較順利,結卻非陳氏所喜。

蘭姐兒又生了千金。

司徒暘是個爽快人,哪裡在乎這個,他等裡頭收拾妥當,趕緊進去照看妻子。

蘭姐兒還在坐月子,陳氏已經說服了司徒將軍,從勇國府旁支裡挑兩個好的,司徒暘納妾。

陳氏來到房裡同蘭姐兒道:“兒女婚事從來都是父母之命,既是將軍府正房兒媳,理應方設法為司徒開枝散葉,我來同說一聲,足了和伯爵府麵子。”

又軟聲道:“將軍府是甚麼光景也知曉,若是沒有男丁,能從旁支找個小子過繼,爺出生入死積攢的戰功豈不是要記於他人名下?必也是不願意見到的。們夫妻感情好,他縱是納了妾也不會冷落……還是勸勸他罷。”

蘭姐兒坐在榻上,緊緊地抱著幼女,此時她的裡憐惜多於生怒。

對於陳氏的話,她無話可言。

她滿著,長姐說得對,這世道裡女子本就是過得不容易的,即便是將軍府這的富貴人裡,也不會改變這的世道。

原來伯爵府裡是個例外,從前是她過得太容易了。

這也叫她更加疼惜兩個女兒。

陳氏還沒將兩個女子帶回來,司徒暘提前知曉了,大鬨了一場,當著父親、陳氏的麵說道:“們若敢領回來,我便攆出去,攆不出去我便當丫鬟使,看看丟的是哪的臉麵。”

言之鑿鑿。

又道:“若蘭還在月子裡,她又不是不能生,們就打這的思,歸根結底是把我當個傳宗接代的玩意。既把我當個玩意,又何必領我回來?”

說得司徒武義將軍無話可說。

巧在這時,兵部會同太仆寺少卿一同進言推武科舉,聖上批了,告示道:“天下各路英傑……各舉通諸兵法,或弓馬熟閒,或勇猛才力,或武藝絕倫者,禮送進京參加武舉……中者進之大廷複試之,分三甲,賜之品級出身……[1]”

籌謀多年的武舉,終於是要開辦了。

這便也了司徒暘一個機會,若是武舉得了功名,他大不了就帶著妻兒赴任,叫他子和陳氏管不到他們。手機地址:(小)看書更便捷,書架功能更好用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