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佳節倍思親。
這句話,對任何一個國人都是毋庸置疑的真理。
特彆是那些身在異鄉的人,每年的除夕夜一定是最想家的時候。
像距離京城一千二百公裡的滬海市,隸屬法院的一間職工宿舍裡。
如今暫居這裡的葉璿就正在想家。
這一年裡,她的苦楚隻有自己知道。
自從舉發了驚天大案,扳倒了陳家和錢家,引得滬海上層震動,文藝界大亂之後。
司法口裡一大批因她倒黴、利益受損的人就對她恨之入骨。
這幫人雖然畏懼她的家世不敢明著報複。
但工作中暗地下絆子,背後嚼舌頭,詆毀她清白的事兒卻沒少乾。
這就讓單位流言蜚語滿天飛。
許多不明真相的人,聽了這些傳言。
還以為她是因為與陳陽感情有了紛爭,不計後果走極端的瘋子。
既發自內心看不起她,又對她行事決絕膽顫心驚。
於是全都對她敬而遠之,避之不及。
至於另一些彆有用心的人,對她的關心是關心,卻無不是帶著功利性目的。
要麼以為蒼蠅不叮無縫蛋,想趁虛而入,占她便宜的。
要麼就是為借她巴結上葉家,做政治利益交換的。
如此一來,她在單位哪一頭都不敢靠。
也沒有任何一個可以交心的朋友,可以信賴的人。
就成了絕對的孤家寡人。
毫無疑問,這樣難耐的惆悵和難堪的孤獨,一定會對人的性格和心靈上造成扭曲。
於是這一年過來,在本應該極富浪漫和熱情的年齡,葉璿的性情竟然變得內向和清冷了。
以至於除夕的這一天,留在滬海的她,竟然連過年的餃子也懶得包了。
雖然她和父母打電話時說得挺好。
她說自己會在同事家裡過年,無需父母擔心。
可其實,她隻打算下點清湯掛麵,然後靠書本獨自度過這一夜。
而且她也沒能想到,這一晚太特殊了。
外麵的鞭炮聲,不知哪家傳來的春節晚會的聲音,始終攪和得她心神不寧。
雖然在床頭燈下,她舉著一本《當代主要法律體係》真心想讀進去。
但書頁上的字偏偏模糊一片,她的心思始終不能專注在書上。
讀書,在這一晚,已經不能夠排遣無端浮遊於心頭的寂寞了。
葉璿忘記是聽誰說的了。
反正有人曾經探索過產生寂寞的根源,認為寂寞是心中某種不能如願以
償的追求和渴望躁動的結果。
那麼她不免也要想,自己的追求和渴望是什麼呢?
是母親寬愛溫暖的撫摸,還是同事們寬和理解的眼神。
而當她下一個念頭,一想到在那個把柏油路都曬出油來的酷夏。
她曾和那個人一起站在高高的跳水台上。
在他堅實的臂膀和耐心的鼓勵下。
第一次像魚一樣投入那藍寶石一樣的湛藍池水。
她的心尖就禁不住發抖。
那堪稱驚心動魄的一幕,牽動了她用無數眼淚和歡笑綴成的回憶……
不,她對自己發過誓,不去想這些了。
可是,她又沒法兒不想,沒法兒不想……
葉璿有點負氣似的扔掉書,正要拿紙擦擦濕潤的眼睛,卻全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