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經逝去的1985年,世界格局發生了許多重大的新變化。
比如說。以色列軍隊從黎巴嫩撤退。
戈爾巴喬夫當選為蘇聯第一人。
1914年以來美國首次成為債務國。
美、日、英、法、東德,五國簽訂《廣場協議》……
而相對於外界局勢多變,國情動蕩不明他國而言。
對外宣布裁(君)一百萬的共和國卻平穩且堅定的走上了經濟高速增長,重新樹立民眾自信之路。
最佳的證明,就是這一年我國民眾生活質量,實現了飛躍性攀升。
這一年,我國已經擁有了四千萬電視機,初步實現了全國範圍的電視普及。
正如這一年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四世同堂》這個名字提示的那樣。
這種現代化的娛樂方式,每天晚上都給千家萬戶的家庭提供了“同堂”生活的理由。
這一年,我國居民家庭收入進入明顯增加階段。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三資企業、個體經濟的發展,打破了高度統一的工資製度和剛性就業製約,並且讓收入變得多元化。
這一年,也是京城開放農副產品價格和市場的一年。
市政府不但允許“價格自主”,還“打開城門”。
主動把外省市的農副產品和工業品引入了全城各類批發市場。
於是京城年貨比起去年來是極大豐富,市場完全可以用欣欣向榮來形容。
不但菜市場裡出現了南方才有的許多新鮮蔬菜,花生瓜子肉食禽蛋敞開銷售。
價格昂貴的海鮮類產品也成了節前受百姓青睞的熱銷產品。
哪怕是糕點行業也有了極大的進步。
各類新鮮、柔軟的蛋糕取代了傳統的核桃酥、江米條、山楂鍋盔,成為了最新選擇。
但是,哪怕這麼好的年景,這麼好的日子,觀音院西院的水家卻難有安寧。
水嬸反而成天是一腦門官司,乾什麼都沒心氣兒。
而且越臨近年根,她的情緒就越煩悶。
不為彆的,還不是因為今年家裡少了一個人嗎?
常言道,兒行千裡母擔憂。
水瀾是高高興興,急不可耐的衝出了國門。
可水嬸兒這個當媽的卻不能不惦記,不能不思念。
這種情感是難以克製的,所以老太太身邊的家裡人,就難以避免的成了承受她情緒的出氣筒。
首當其衝的倒黴蛋,既不是水庚生,也不是水清一家三口兒,而是水漣這丫頭。
道理很簡單。
京城可有講究,正月不剃頭啊。
所以年前,水庚生的手藝是最熱門的。
大夥兒都趕在年前理發,理發館裡能排除二十米的隊去。
忙得他天天沒落座的時候,最少也得胡擼上百個腦袋。
至於水清和洪衍武,由於年底總結、盤點和獎金諸事繁多。
更是有一堆重要的事兒要處理,見天不在家。
那就剩下放寒假的水漣和水曉影了。
偏偏水曉影還小,天天都跑到東院跟洪鈞、洪鎰、丁玲兒一起玩。
而且這小人兒還是水嬸的心頭肉,是老太太舍不得說一句的寶貝疙瘩。
那這份氣,十六七的水漣不受著,誰受著啊?
再加上連家裡過年的不少家事、雜事,還得指著她幫襯呢。
所以這丫頭是又受累又受氣,想跑都沒地跑,那委屈受大了。
這不,臘八節這天兒,水嬸照舊還是沒個好臉兒
水漣出去一回來,剛叫了聲“媽”,就劈頭蓋臉挨了數落。
“哎,你個野丫頭,怎麼才回來?哪兒瘋去了?家裡一大攤子事,就指著我一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