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後麵不就是他占主動了嗎?
想必隻要要求合理,對方一定不會拒絕。
所以做買賣嘛,始終還得靠洪家的章程,求同存異,和氣生財。
找到利益平衡點,讓雙方都滿意,比什麼都重要。
要是洪衍武也跟“馬老師”買古董似的,既想要人家東西又貪價格便宜,那完了。
那位古玩行大拿,不知曾多少次在節目上公開表示後悔過。
說自己當年為省點錢老愛抖機靈抻著,結果好幾次東西就成人家的了。
一旦錯失,就再沒機會問津。
洪衍武當然不能犯這樣的傻,這就是前車之鑒啊。
他當然懂得人是不可能把所有便宜都自己占夠的,總得給旁人留有餘地。
否則就可能因小失大,追悔莫及。
不說彆的,就拿皮皮魯和魯西西這件事來說。
他要真是低價拿下合同,就不可能再讓鄭元潔心甘情願做後續創作。
人家日後一定會另行塑造新的主人公。
這不就等於他自己給皮皮魯和魯西西宣判了死刑嘛。
兩個沒有未來的角色,生命力和影響力就隻能越來越少。
這是賺了還是虧了?
甚至他還可以在這個道理上,再做一個比較主觀的揣測。
那就是這個交易機會絕不可失,失不再來。
要知道,隨著《童話大王》發行量逐年攀升,皮皮魯和魯西西的知名度,將會在九十年代達到巔峰。
那時在全國範圍,隻要是城市裡的孩子,對他們幾乎無所不知。
可為什麼這麼好的“ip”卻沒始終沒有應用到實際的商業中呢?
不可能沒有人去跟鄭元潔做相關業務的商談。
而在他看來,最大的可能性,恐怕就是鄭元潔的脾氣和對兩個角色的摯愛,讓其與那些唯利是圖的資本八字不合。
已經功成名就的經濟條件,也支持他得意堅持己見,抵禦資本誘惑。
所以最終才會讓這兩個角色保持住了難得的藝術純潔性。
但從另一方麵講,這恐怕也是國產兒童品牌的一大損失。
否則,難保我們不會擁有一個可以媲美“迪士尼”的綜合性兒童品牌。
至於最後說到洪衍武的利益根本所在。
無非也就是他付出這樣的代價和到手的收獲成不成比例的問題了。
這點倒是毫無疑問,絕對值。
因為實話實說,鄭元潔既能高產又能保質保量。
他的童話,對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孩子們,是無可取代,無以倫比的。
他正是憑借這一點,在作家群體裡,長期稱霸首富的位置,堪稱奇跡。
那要把他的皮皮魯和魯西西運用到商業上,前景還用說嗎?
千萬忘了,文字作品是一切創意的源泉,能夠提供的延展性無以倫比。
隻要是少年兒童需要的東西,鄭元潔的這兩個筆下人物全都嚴絲合縫的適用。
應用多麼廣泛啊。
而且兒童用的東西,屬於細分類產品,利潤也是較高的。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陳氏父子的形象再經典,先天有他們個人和電影形式的局限。
彆說拍出來的電影,因為國家發行體製問題,個人還無法在票房上獲益。
他們的形象在商業上可利用的程度也有限得很。
僅僅適合物美價廉的日用品和京味食品而已。
這一點就造成了巨大的價值差距。
所以歸了包堆兒,洪衍武到底是不是冤大頭,鄭元潔的開價是不是太高,這當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反正在他們自己看來,這筆一百萬的買賣實在是皆大歡喜。
對鄭元潔和趙延平來說,他們既獲得了難以想象的名利,也獲得尊重和認可。
對他們剛剛起步的事業絕對是一個較大的幫助。
而洪衍武買下的,其實是整個八九十年代。
對國內兒童消費領域,能夠造成最大影響力的國產童話人物形象。
他今後無論是發展兒童食品、文具,或是服裝,幾乎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同時還擁有了更多方麵的商業拓展可能。
這才是他一經發現自己代表的“北極熊”和鄭元潔成交無望。
寧願自己掏錢,也要與鄭元潔達成交易的根本原因。
真要論價值,這兩個角色的版權運作好了,也許比房山的萬畝良田價值還大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