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成了。
儘管鄭元潔和趙延平一度以為是自己聽錯了,或是認為洪衍武開了一個並不好笑的玩笑。
但事實就是事實,經洪衍武之口,再次確認了一百萬的數目之後。
鄭元潔和趙延平總算明白今天鴻運當頭,他們確實被個大餡兒餅給砸中了。
於是兩人都被不是玩笑的事實給逗笑了,陷入了一種宛如做夢的狂喜之中。
同樣的,也正因為如此。
洪衍武接下來跟他們討論的細則,他們卻幾乎再無還手之力,隻能步步退讓,一一點頭。
比如說,這一百萬隻是稅前的交易價格。
繳稅需要鄭元潔自己承擔,付款方式也非一次性付清。
正式簽訂合同後付三十萬,此後每月付十萬,共分八個月付清全款。
洪衍武還要求在此期間,《童話大王》雜誌社贈送八期的封底廣告和內頁廣告。
也就是說,從九月的1985年第三期起,一直持續到1986年底,對他都是廣告的免費期。
再比如說,在創作方麵。
鄭元潔還必須保證在今後五年之中,繼續用皮皮魯和魯西西為主人公創作童話。
每年不能少於三十萬字。
而且在皮皮魯和魯西西故事中,所涉及的一切其他角色形象。
對於洪衍武一方,均屬於附帶自動取得的獨家商用版權。
不另行支付費用。
此外,鄭元潔還須以“北極熊”的商標形象或產品為題材。
再創作三篇篇幅在中篇以上的童話。
這三篇童話的相關文化開發權和商用權,洪衍武一方同樣無償取得。
甚至最後,洪衍武還要求在同等條件下。
對今後鄭元潔手中所有童話以及童話人物的文化、商用開發權。
以及進入廣告付費期後,《童話大王》刊物的封底廣告。
他都要享受優先認購權。
並規定鄭元潔以及《童話大王》雜誌社,在與第三方商談相關業務前,有義務告知他。
說白了吧,洪衍武在不消減一百萬這個成交數目的情況下,等於主動替鄭元潔一方做了一個加法。
通過反向擴大交易內容來彌補資金的不對等。
讓自己付出的一百萬,實際上已不限於購買皮皮魯和魯西西兩個角色了。
而是變成了一個內容全麵,附加條件廣泛的綜合性的大單。
如此,才得以成功避開了雙方的矛盾焦點。
不能不說,這小子的腦子實在是靈活、精明得很哪。
當然,要光憑這點機靈勁兒。
要想真正達成這樣一個讓對方驚喜,自己又不虧的良好結果,還差著點意思。
實際上,洪衍武精準的眼光和老道的手腕才是關鍵。
必須得說,洪衍武非常清楚鄭元潔一方的利益所在,和自己的利益所在。
他明白對鄭元潔他們來說,這一百萬的成交數額遠比實際金額更重要。
因為從經濟利益上來講,這年頭要不了多少錢。
其實就足夠滿足任何國內同胞在物質上的快樂了。
所以隻要給了三十萬,後麵的事兒,無論分期付款。
或是讓鄭元潔用自己部分利益,去彌補雜誌社損失的廣告費,都是可行的。
關鍵在於這一百萬還是一個噱頭,是一種名譽的收獲。
隻要交易達成。
這件事不但會對鄭元潔的名氣造成轟動影響,為刊物的發行提供莫大的助力。
也會讓鄭元潔本人感受到強烈的價值認同感。
要知道,和“張大勺”、壽敬方、單先生這樣的人接觸多了。
洪衍武最清楚該怎麼和有本事的人打交道。
有本事的人往往具有偏執的性格,出類拔萃的人尤為如此。
因為隻有這樣好強的性格,才耐得住寂寞,能沉下心去鑽研,才能在專業技術上取得超常的成就。
說白了全是順毛驢,是吃捧不吃將的。
越跟他們對著乾,越完。
而反過來就不一樣了。
如果他表現的大方痛快,看似竭儘全力地成全了對方。
一旦答應連鄭元潔自己都覺得苛刻的條件,那鄭元潔也必然會產生強烈知遇之感。
繼而就會有愧疚和補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