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童話大王》編輯組當即決定把第二期發行擴大到二十萬份。
他們甚至已經考慮下一期如果能保證銷量的八成,就可以走郵局係統發行了。
另外,也恰恰是這個節骨眼上,趙延平又告訴了鄭元潔一個讓人完全出乎意料的好消息。
說是有個“北極熊食品廠”的京城人找到雜誌社。
人家既想要在《童話大王》上打廣告,也想和鄭元潔談談他的童話人物商品開發授權的事兒。
這一下,鄭元潔真的覺得自己成功了。
現在連京城著名的食品大廠都找到山西來了。這說明什麼?
說明好酒不怕巷子深,說明他的作品被人家充分認可了,說明他作品的價值遠比他想象中還高。
這次見麵是在太原最有名的飯店“認一力”。
公款消費,趙延平在鄭元潔的攛掇下空前大方。
牛羊肉蒸餃和炒菜點了一大桌子,“燒牛尾”、“醋澆羊肉”兩道名菜都點了。
酒當然是汾酒,這一桌至少七八十塊。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鄭元潔動了腦子了,不能摳摳縮縮顯得沒見過錢,才好開價。
甚至對方一來,鄭元潔見到這個名叫洪衍武的“北極熊行政科副科長”。
因為覺得他歲數有年輕,在真正進入討論主題前,他還刻意試探了一番。
“喜歡我的童話?我最近在看庫斯卡亞的書,你看過嗎?”
結果也是無比喜人的。
洪衍武楞了一下,就搖頭。
“沒看過,您說的這位是哪國人?寫得什麼書啊?”
鄭淵潔搖搖頭,轉了話題,卻在心裡笑了。
因為這個小測驗洪衍武通過了,足以證明他沒有京城人慣有的滿嘴跑火車的毛病,說話是有可信度的。
也不像作協裡的那幫人那麼虛偽,個個活得特彆假。
就連他瞎編的作家名字,都個個點頭,說知道,看過。
再往下,商談就更愈加融洽起來。
因為洪衍武年輕是年輕,可肚子裡的真東西可不少。
無論對打廣告還是商品開發上,他的主意聽起來既靠譜,又合理,還充滿了奇思妙想。
這讓趙延平和鄭元潔都頗為驚喜。
比方說廣告吧,除了傳統的占版麵的收費廣告,洪衍武還提出一個“軟廣告”概念。
就是他把“北極熊”某種特定商品的名字,還有“西單勸業場”、“東華門夜市”、“秀水街”買賣服裝的行為算做付費的內容,按在文章中的出現頻率付費。
達成一個基礎價格,比如說一百元。
那麼在文章中出現一次,就給一次報酬,按內容出現頻率計費。
如果再描寫一下細節,還可以加一倍的價錢。
這當然符合鄭元潔的心態啊,也符合刊物的利益,再妙不過了。
說到這裡就又涉及到童話人物的商品開發權上了。
洪衍武的目的,其實就是想要買斷皮皮魯和魯西西這兩個人物在商業開發上的獨家授權。
具體說來就是除了、故事、話劇、電影、動畫這些文化創作上的收益他不去碰。
但像文具、服裝、食品之類的商品生產和經營活動全部歸屬於他。
同時,他也希望鄭元潔能夠以“北極熊”廠的大白熊為主角,專門寫一些童話。
不用說,這些建議同樣發人深省,讓鄭元潔和趙延平看到了不一樣的商業運作境界。
實際上,他們倆聽著洪衍武這麼聊下來,一個小時了,就沒人去碰桌上的酒菜的。
哪怕誰都沒吃飯,也沒感覺到餓,全聽入神了。
但到了這一會兒,最終糾結的關鍵問題再怎麼也得觸及到了。
報價的事兒擺在了桌麵上。
說實話,鄭元潔對洪衍武很有好感。
彆看認識這麼短,他完全確信對方是個標準的實乾派。
他喜歡這小子的聰明,喜歡這小子的幽默,喜歡這小子的才能,更喜歡這小子的真誠。
可就是這錢……他要多少合適啊?
全國也沒這樣的例子啊?
鄭元潔和趙延平對了下眼神,本來想找朋友討個主意。
卻發現對方也是茫然,最終還是得靠自己。
應該說,鄭元潔畢竟是個文人,實在缺乏商業經驗。
這種情形下他本來應該說回去考慮考慮,再給答複的。
他既不懂得怎麼托辭繞這個彎子,他的性子也是直來直去的那種。
於是有欠考慮的,直不楞登就開了口,“一百萬!”,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