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長進(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8304 字 2024-04-17

等到洪衍武把楊衛帆和陳培斯這兩邊的事兒,都一一扶上了正軌,時間也就到了八月下旬了。

要說這段時間以來,彆看洪衍武除了每天伺候“張大勺”,就顧楊衛帆和陳培斯這兩頭了,沒怎麼伸手管其他的事兒。

可無論是他自己的買賣,還是服務公司的經營情況,居然都挺不錯的。

像長城和故宮門前的旅遊商品,由於目前在旅遊旺季之內,如今的“龍口村”也能保證相對充足產品供給了。

這兩處買賣,在“菜刀”和“三蹦子”一絲不苟的認真經營下,那真是紅火極了。

每天兩處的銷售額加在一起至少是過萬。

如果算上外彙券的額外紅利的話,一個月,洪衍武就能從中得到十五六萬的淨利。

新增加的“人和車廠”和東華門夜市新買賣也是一樣。

彆看眼下才不過十二輛三輪車投入運營,可老外對這個旅遊項目真是喜愛啊。

每天白天故宮北門,晚上去東華門夜市,都能產生一車難求,排隊等車的現象。

二十個小夥子輪著蹬車,壓根就沒什麼休息的工夫。

在“大勇”管理有方,和“小媳婦兒”、“小奶酪”和安傑洛配合默契之下。

一個月下來,怎麼也能給洪衍武淨掙五萬。

夜市情況同樣良好,什麼東西似乎一到了這裡格外好賣。

基本上從六點開攤兒到收攤兒幾個小時,就跟打仗一樣。

烤肉串的買賣加上龐師傅他們的利潤分成,妥妥的給洪衍武帶來了六萬收益。

這麼粗粗一算,就因為有了這兩項新業務的擴充。

洪衍武在旅遊業上產生的經濟效益,竟然已經後來者居上,超過了服裝批發業務,以及西單、王府井、高第街的攤位租金總和了。

因此完全可以肯定,再加上過去一向占大頭的服裝業務的收益。

八月份洪衍武現金收入超過四十萬,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這是又實現了一個十萬元跨度的飛躍啊。

而就這,還沒算上洪衍武通過“小百子”、“順子”和“淘氣兒”,繼續囤積好酒的潛在收入呢。

服務公司這塊兒呢,一樣的欣欣向榮。

因為擁有了合理的規章製度,且能順利實行。

不但職工工作的積極性都挺高,水清在管理上也不用操太多心。

大家都是各司其職,按部就班即可。

於是在這種良性的工作狀態下,商店、主食廚房、乒乓球案、周末露天電影場。

各處的利潤和服務質量都開始變得穩固。

口碑也就越來越好,名氣越傳越大,客人越來越多。

當然,要論最掙錢的買賣,毋庸置疑還是“冰河時代”這個露天音樂茶座。

正常情況下,每日客人爆滿,單日流水過六千是很正常的事兒。

七月、八月,加起來總共給服務公司掙了二十二萬五的淨利潤,絕對的妥妥的“印鈔機”一台啊。

洪衍武還真的沒忘了答應水清的事兒,已經幫她聯係了報班兒學車本的事兒。

並托人打聽皇冠的價錢和購買渠道了。

而說到這兒,就必須得誇誇朱震凡和段剛他們倆了。

這倆小子的性情完全不一樣,一個心細,一個善張羅。

如今能拋開心結,精誠合作,實在是取長補短,配合默契。

即便是“冰河時代”每天晚上都人滿為患,經常有喝多了的。

在兩人通力合作下,也沒出過什麼大問題。

特彆是8月6日,京城突降大暴雨,降雨達264毫米的這天,更必須給他們記上一大功。

因為這兩個人見雨大得驚人,在好不容易迎來的休息日裡,都不約而跑到了廠裡,找廠裡的電工幫忙把舞台燈光和音響設備做了拆除處理。

就是因為他們這份責任人呢,在隨後接連數天繼續暴雨,並伴有大風、冰雹的惡劣天氣裡,這些東西才能分毫無損的保留下來。

否則損失不可避免。

更不可能在天氣轉好後,及時恢複營業。

至於餐廳這一塊,基建科的施工工作已經差不多完成了,設備也已經到位,廚具更是現成的。

隻剩下裝修的細節還在摳斥。

現在唯一虧欠的隻是人手,和具體的菜單了。

隻要人員一到位,菜單一定好,就能立馬開張營業。

總之,方方麵麵都顯得那麼順當,那麼讓人舒坦。

以至於洪衍武這猛然手裡一沒了事兒,停下來觀望一下,都覺得自己似乎太走運了一點。

因為說實話,他完全是在不知不覺中就把局麵搞這麼大了。

連他自己當初也沒想過,這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逮著什麼賺錢做什麼,偏偏還樣樣都做成了。

彆看今天他的產業構成複雜的要命,可不少買賣居然於無形中相輔相通,竟然隱隱呈現出一種產業布局的氣象。

所以他因此產生的最大的感觸,除了恍若夢中的驚喜以外,那就是似乎把握到了一種真正可以把企業做大的要訣,或是說根本原理。

這個東西,可絕不是他上一世在房地產公司裡,天天聽過去的老板權鵬飛和高鳴琢磨的陰謀詭計和投機鑽營。

也不是他見過的那些高學曆的“成功人士”,倍加推崇的那些西方的現代化管理理論。

他通過自身實踐突然領悟到的,產生強烈共鳴的,其實倒是我國本土最傳統的經營哲學。

也就是他的父親常常跟他說的那句“和氣生財”。

可彆小看了這句話。

記得一段相聲裡有一段唱詞,“買賣要靠和氣生財,不分窮富一樣看待……像你這樣的買賣怎能不發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