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走麵兒(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7804 字 2024-04-17

就在車行籌備告一段落,“大勇”的人開始拿三輪車輪換練手,學習載客規矩的時候。

洪衍武轉頭又開始解決服裝市場這塊的問題。

經查證,“刺梅兒”告訴他的情況完全屬實。

敢情由於“西單服裝夜市”買賣興隆,名氣遠揚。

三年來,這個市場不但在西城區的所有集貿市場裡拔得頭籌,也已經變成了京城的頭一號夜市。

如今這裡五十六個攤位的年營業額,已經超過了千萬元。

上繳的營業稅和管理費,也增長到了一年四五十萬。

在這裡練攤兒的個體戶們,平均每個攤子每個月至少都能掙到四五千塊的利潤。

那不用多說,租金隨之水漲船高是理所當然的。

隻不過洪衍武在服裝市場這塊是吃兩頭的。

相對攤位租金,服裝批發才是他主要的利潤來源。

而且給他賺錢的人實在太多了些。

如果再加上百貨大樓門口的十六個攤位,花城高第街的十五個鋪麵。

以及高級煙酒回收與銷售這塊,還有故宮、長城工藝品銷售這塊。

他的全部買賣,每月至少會有二十萬入賬。

平平穩穩的,全年的收入能高達三百萬。

想想看吧,這麼多持續不斷流入的現金,想要處理妥當真的已經挺麻煩了。

更何況他又深深知道“風暴”的厲害,這一年來,隻想圖個平安。

於是在收租子上,也就難免有點犯懶和心慈手軟。

所以西單服裝夜市的租金,他僅僅抬到普通攤位一千八,入口處的十二個最好的攤位兩千四就止步了。

這也就無意中造成了可供“拚縫兒”的空間。

最後再加上今年,為了進一步推動改革,搞活經濟,方便群眾,市政府還決定在京城近郊區陸續增加九處夜市。

有一處,恰恰就在距離西單不遠,玄武門往南的騾馬市大街。

於是當新夜市的招租布告貼出來之後,獲知消息的好幾個服裝夜市的個體戶就徹底動心了。

這幫腦筋靈活的人,紛紛以低廉的官價兒在騾馬市大街上租了新的攤位。

然後籌劃著以三千到三千六租金,把“西單服裝夜市”的攤位高價轉租給彆人。

有意思的是,這些攤主們拉人頭的辦法,正是當初洪衍武拉他們進來的免租試行、包賺不賠的辦法。

而既然已經通過事實證明了這個辦法的可行性,這幫人有樣學樣,自然也是比較順利地成了京城首批的“二房東”。

如此一來,他們既能在騾馬市照樣賣貨,每月還能白得一千多塊的二手租金。

小日子過得又有多麼滋潤呢。

正因為此,這種轉租的做法,很快在市場裡引起了傳染病一樣的效仿。

沒出倆月,西單服裝夜市近半的攤位都換手到了新的承租人手裡。

隻不過,隨後卻又由此引發兩個副作用。

第一是這批新來的租戶不懂規矩。

這些人隨意扔煙頭、垃圾,領飯時爭搶加塞不說,還老在市場裡偷賣外貿香煙、電子表、計算器這些違禁商品。

而且有不少不知天高地厚的楞主兒、擰主兒,尤其不願服從管理,老愛跟洪衍武指派的三個市場管理員較勁。

這就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導致市場秩序逐漸散亂。

第二就是洪衍武的一些手下看著自己名下的攤位被彆人拿去撈錢眼紅了。

雖然他們在“秀水”那頭還掙著大把的外彙券。

可話說回來了,誰又嫌賺得錢少啊?

而且這是每月好幾千,不是什麼小數啊。

一想到這攤位是自己的,每月卻隻能從租金分到八百塊,有些人就覺得虧得慌了。

再一喝酒,一抱怨,得,人心不足就全爆發了。

漸漸的,在相似的心理下,好幾個人便形成了一種頗有默契的小圈子。

他們無不覺得如果能像那些個體戶們一樣,租彆的地方攤位坐著小買賣。

再把自己名下的攤位拿回來,吃租子才是最劃算的。

雖然這些話還不敢明目張膽拿到明麵,可畢竟經濟利益是最現實的。

於是壓抑不住的貪心促使他們幾個想到了“找彆人當搶使”、“讓彆人捅破這層窗戶紙”的“好辦法”。

這樣經有意傳播,竟然又說動了不少人,變得越來越有市場。

而這,就是眼下洪衍武需要麵對的局麵。

不過說實話,彆看這件事在旁人眼裡是越拖越糟糕,可洪衍武本人倒是真不著急。

因為他篤定了,即使這件事鬨到最糟糕的程度,也無非就是手下的那些人為了幾個錢離開他而已。

沒錯,這樣醜陋的人性肯定是會讓人有點彆扭。

可說到底,不過如此了。

千萬彆忘了,洪衍武他自己上輩子為了錢乾過的操蛋事兒更多。

他既沒有五十步笑百步的心思,也清楚“見錢眼開”四個字,是人人都很有可能會犯的毛病。

而對於早就見怪不怪的他來說,又有什麼想不開的呢?

更何況隻憑宋國甫是工商的頭頭,主動權就可以說完全捏在他的手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