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六萬塊(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5685 字 2024-04-17

“廠長啊,您說的沒錯,咱們‘北極熊’的名氣大,產品確實在京城家喻戶曉。可問題是,咱們這點名氣,也僅限於汽水、冰淇淋這樣的拳頭產品啊。這不代表咱們的每樣產品都能像冷飲一樣獲得顧客的認可啊。否則咱們就不會有庫存積壓了,對不對?”

“是,目前來看,咱們的方便麵算是初步獲得成功了,一經推出就供不應求。可那是因為眼下除了‘京城方便食品廠’和‘麵粉二廠’,咱們是京城第三家有能力生產方便麵的企業。市場的需要還大於供應,咱們正好填補了市場的空白。隻要在市場沒飽和前,這個項目一直會是“北極熊”的創收大頭。”

“可我也要提醒您,現在的成功並不代表永遠能成功,現在好不代表未來就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廠子麵臨的形勢其實很嚴峻。因為未來殘酷的市場競爭很快就會飛速而至。我們隻有竭儘全力,不惜一切辦法,才有可能保住咱們廠的行業地位。所以,打廣告就是必不可免的。”

“我絕不是危言聳聽,為自己開脫。‘改革開放’這四個字許多人都會說,但真沒幾個人能客觀認識到這件事是具有雙麵性的。老話說得好,甘蔗是沒有兩頭甜的,有一利就會有一弊。改革開放代表什麼?不光能刺激經濟發展,還能加劇市場的競爭和淘汰。不光是引進外國的資金和技術。還代表著咱們的市場也允許人家來撈錢了。”

“您彆不信,我用事實說話。就拿咱們廠主營業務來說。咱們廠就正在逐漸失去行業裡的優勢地位。據局裡公布的數據,1980年京城生產冷飲廠家有125個,1982年就有了241家,今年就到了494家了。這是什麼速度?雖然這些廠家都趕不上咱們的規模,可蟻多咬死象啊。”

“而且他們都很聰明,並不做汽水和冰棍,因為那是指標性產品,利潤低不賺錢。他們就盯著賺錢的雪糕和冰淇淋。結果怎麼樣?很大的一部分市場,還真的被這些人分走了。您不覺得,咱們廠的雪糕和冰淇淋,銷量的增長速度遠遠比不上汽水和冰棍了,難以和市場增長做到同步嗎?甚至一向受歡迎的“雙棒”都沒有前幾年好賣了嗎?”

“同樣的道理,我敢肯定,方便麵這東西不出兩年,最多三年,也會冒出一堆牌子來。這是由人的劣根性決定的。大多數人不願意當開拓者,沒人願意冒險,可很願意照搬彆人的成功經驗。隻要發現了方便麵賺錢容易,那就會有許多人跟蒼蠅似的一擁而上啊。”

“說白了。不就是弄點外彙的事兒嗎?都是國有企業,誰都有權貸款。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唄。隻要抽出買流水線的錢,誰都能做出方便麵來。”

“糧油?同樣不是問題。彆看眼下糧食供應仍然實行計劃任務,方便麵咱們賣出去還得收糧票。但糧油這東西今後肯定越來越好弄。甚至糧票早晚也得取消。”

“不知道廠長您注意沒有,彆的不說,就說現在咱們去糧店買糧食,已經不像過去似的,非得拿著糧本兒跑到固定糧店去買了。如今隨便找一家就能買,而且糧店的服務態度也好了,都像拉住主顧。您知道這為什麼嗎?我告訴您,就是因為糧食逐年豐收增產,我們已經不缺糧了。”

“那您再想想,長此以往,做方便麵的門檻還存在嗎?那一旦產品越來越多超過市場需求,那總會有人的產品賣不出去。可問題是,還彆看您一開始走在了前麵。但咱們的方便麵和彆人的方便麵。能有多大區彆?產品上並沒有優勢啊,怎麼保證彆人就買您的東西,不買彆人的?那到時候,您就不舒服了。”

“更何況還不僅是咱們國內的同行呢,外麵的威脅更多。我剛才說過的,改革開放代表什麼?也代表著把咱們的市場對外國人開放了。您想想看,如果能掙錢的買賣,外國人乾嘛不自己乾?特彆是日本鬼子,在這方麵抖機靈,那是有前科的,也是最孫子的。”

“就像民國的時候,日本人把紡織和印染的機器賣給咱們,先大大賺上一筆。然後等到國內的紡織廠開起來了,咱們的資本家買得起他們機器的人都買完了。他們機器賣不動了,就開始低價銷售成布了。人家起步早,用賣你機器賺的錢增厚了資本,國家又補貼搞傾銷,結果廉價質優的東洋布一下就把咱們剛起步的民族工業衝得七零八落。”

“說白了,這幫兔崽子現在賣咱們流水線,不賣方便麵,不是好心。為的是多賣機器賺大頭,他們暫時還看不上每包麵三分錢的蠅頭小利。可真等到日後市場潛能真正開發出來了,國內糧油供應也徹底不成問題的時候,您覺得鬼子還能克製的住貪心嗎?”

“要知道,從技術上和資本上人家可全有優勢啊。機器是人家產的,咱們八小時能出十萬包,人家就能用八小時出二十萬包的機器跟咱們乾。或者多加幾條生產線。湯料配方人家也早都成熟了。咱們的雞汁湯料,海鮮湯料,配方不都是人家給的。人家要是乾這個,再推出幾種新鮮的口味,一下就比咱們比下去了。”

“最關鍵的是商業意識形態上的區彆。您看當下市麵上的日本貨。同樣的電器,日本的再貴,也賣得比國產的好。同樣的手表,咱們的‘滬海’、‘雙菱’都賣不動了,人家的‘西鐵城’卻人人搶著要。這為什麼啊?”

“您還彆跟我說什麼日本貨質量好。‘牡丹’彩電生產線就是日本進口的,質量日本人檢驗過都說合格,和日本貨差哪兒了?可價格比日本水貨都不如。咱們的全鋼手表走時也準著呢,和日本貨又差哪兒了?降價到五十多塊沒人買,鬼子的可賣一百多呢。”

“我告訴您吧,所謂的質量好,不過是一種老百姓看不見摸不著的感覺罷了。而這種感覺,日本人就是通過您死活看不上的廣告,像催眠一樣,植入進老百姓的腦海裡的。偏偏這些他們花出去的廣告費,又可以加在產品售價裡,從咱們老百姓身上賺回來。”

“最後我就要問問您了,像這樣精明的商業對手,您怕不怕?假如有一天您必須得和他們近身交鋒了,您就靠眼下的這種保守的經營方式,能贏嗎?”

好嘛,不能不說洪衍武這番話夠刺心啊。

簡直跟一根根針一樣紮在楊廠長的心窩子裡。

弄得他又癢又痛又愧得慌。

可偏偏還有根有據,發人深省,實在是不能不讓楊廠長加以思考和重視。

說白了,這楊廠長倒黴就倒黴在他是個真想乾實事的領導上了。

哪怕他再要體麵,也不敢拿公家的利益全自己的顏麵。

所以……所以他這個廠長也就隻能委曲求全,忍辱負重了。

楊廠長還真行,硬是忍著“打臉的痛”,立馬換了副和顏悅色的表情。

客客氣氣、好言好語地來跟洪衍武討教起對策來。

洪衍武倒也不以為甚,畢竟水清在邊上嘛,也由不得他對廠長不敬。

他便很痛快的點撥了楊廠長四步走方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