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這兩種壓力,他怎麼可能豁出自己,去成全郭書記的人情債呢?
於是這幾個月楊廠長跟郭書記竟扯皮論仗了。
而隨後,一個副書記、兩個副廠長,工會魏大姐、還有組織科、人事科也都牽連在其中。
有人怕沾包想撇清自己,有人受人所托要說情,有人為了選邊站表忠心,有人是想和稀泥……
總之那叫一個亂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立場,結果就讓這事兒就越捋越捋不清。
如今楊廠長是被一幫人的吐沫噴的焦頭爛額,魏大姐是為了維護廠內安定團結左右兩難,全體領導班子幾乎全陷在這件事裡了。
這才是幾個月以來,服務公司能關起門來,悶聲大發財的真正原因。
要不然,怎麼也不會這麼多廠領導對他們一直不聞不問啊。
而就在這種特殊的時候,又冒出服務公司的爆炸性新聞來。
所有人都不了解情況,肯定第一反應,就是服務公司胡糟改呢,廠裡借他們的啟動資金弄不好要賠光。
再加上頭嘍培訓室裡“養懶漢”的事兒,那郭書記必然會第一時間借題發揮,向楊廠長和魏大姐質問。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楊廠長和魏大姐如果做不出合理答複和交代。
那麼下一步,郭書記就會建議派幾個待安置的“以工代乾”去查服務公司。
為了以示清白,楊廠長和魏大姐恐怕不得不同意。
這樣一旦查出問題,彆說水清會因為經濟問題吃不了兜著走,這事兒也會成為楊廠長和魏大姐的小辮子。
像“監管不力”、“所用非人”、“禦下不嚴”的罪名就能扣上了。
即使查不出問題,還能雞蛋裡挑骨頭呢。
至少派去查問題的人,事後還多半會被郭書記以“必要的監督”的名義,借機安置下來,為服務公司埋下了隱患。
這又有多麼合適呢?
所以說這事兒出在這個墾節兒上非比尋常啊,不能等閒視之。
真要是洪衍武和水清沒長這個心眼,弄不好郭書記的“組合拳”就能打死老師傅。
讓他們每個人都應付不迭,吃個大大的悶虧。
果不其然,和預計的一樣。
才隔了一天,郭書記就緊急召開了一次廠務會,把服務公司的事兒甩在了台麵兒上。
不過可惜,他慢了就是慢了。
這“秘密武器”雖然爆出後聲勢不凡,讓會場為之嘩然,卻注定不能再起到“突然襲擊”的奇效。
楊廠長和魏大姐都鎮定自若,經過一番合計,他們早已胸有成算。
這不,倆人心生默契地交換了一下眼神,先由魏大姐先不動聲色的敲打了一句。
“都安靜一下,注意會場紀律。”
楊廠長這才若無其事的發言。
“好了好了,沒什麼大驚小怪的,這個事兒我已經知道了。其實郭書記就是不召開這個廠務會,我也要召開。為什麼?因為服務公司辦得好啊!咱們廠出了能人!可喜可賀!這是我們廠貫徹上級指示,試行負責製的初步成功,是製度改革上完全拿得出手的實實在在成績……”
好嘛,楊書記這麼一說不要緊,私下同樣有勾連的郭書記和副書記倆人臉色全變了。
倆人可沒想到楊廠長會是這個態度。
更心知不能由著楊廠長把調子定下來,否則後麵還怎麼說啊?
於是副書記就得出麵,開始來攪和了。
“等等,等等!楊廠長,您這麼說,我怎麼糊塗了?服務公司的狀況明明是有經濟犯罪的嫌疑啊!您怎麼還把他們美化成改革典型了?何況沒經任何調查呢,您就敢打這個保票!這萬一要是……”
哪知楊廠長卻根本不吃他這套,微微一笑,擲地有聲的說。
“不用調查,我身為全廠負責經營和生產的最高領導,當然得掌握服務公司的經濟情況。我就敢打這個保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