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走了特殊渠道,不多時,菜品就開始端上了桌兒。
先上來的這道菜特彆有意思。
眼前是一盤炸得焦黃的鍋巴,一碗熱氣騰騰的西紅柿色的湯。
在把熱湯快速的倒進盤中之時,隻見碗中氣泡浮起,耳邊是“滋滋滋”的響聲,頓時香氣撲鼻,豔色滿溢……
簡直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多重享受。
美得陳力泉睜大了眼睛,香得洪衍武叫了一聲“鍋巴魷魚”,
可偏偏他隨後一動筷子卻愣住了。
因為嘴裡隻有青蝦的美味、水果的香脆、西紅柿的酸甜……哪兒又有什麼魷魚啊?
而這時“張大勺”才不緊不慢的說了一句,“不懂就彆瞎說,這就是常師傅根據傳統菜‘平地一聲雷’改良,在日本得獎的作品。用青蝦、波羅丁、蘋果丁、荔枝丁、西紅柿醬、雞蛋清、熟豬油做芡汁兒,菜名叫‘桃花泛’。”。
一句話,洪衍武不免尷尬了。
可同時卻也感到“桃花泛”這道菜簡直是絕了啊。
不但聽起來,風雅高貴。有一種十裡桃花、花瓣紛飛的既視感。
在烹調藝術上,用料、技巧、寓意,也全都巧妙融合進了桃花的詩情畫意,增添了菜肴之美。
讓人賞心悅目的同時食指大動,印象深刻。
不過這話說回來,他記得“平地一聲雷”好像又叫“轟炸東京”啊。
用這抗日菜在日本拿獎,這事兒可……可真有點意思。
而就在洪衍武瞎琢磨的時候,第二道菜“酒糟肉丁”又端上了案。
福建省的特產紅糟,用糯米為主材料。將蒸過的糯米發酵,再過濾而成。鮮紅的色澤,有一定的酒精量和獨特芳香。
所以用紅糟調味,就是福建菜的特色。
這道菜要求烹飪時,不但讓紅糟充分滲入到肉丁裡增加香味,還要不變色,有紅色的光澤。
紅色的肉丁、青綠色的炒黃瓜,看起來就很養眼,也是再好不過的下酒菜。
第三道叫做,“香菇肉餅”,妙處在於非同一般的巧手功夫。
要用香菇的笠包肉餡,像做茄盒,藕合一樣,先炸再燉而成。
菜端上來之後,一眼可見,茶色的香菇表麵,笠下卻金黃輝映,旁邊再搭配著玉蘭片。
顯而易見,這道菜是從“燒二冬”發源,卻更勝一籌,實在是讓人難以想象的巧思巧手。
第四道菜呢是道“茭白口條”。
茭白是細菜,口條是用寬汁兒扒出來的,搭配在一起,很有點清真館兒的意思,是細滑軟嫩、滋味濃鬱,最能下飯。
至於最後,那又是一道常師傅自創的“翡翠羹”來收尾了。
這道菜,是將切細的菠菜葉,與雞湯一起煮成綠色羮。
同時又用雞肉泥加蛋清,煮成的白色羮。
然後再將兩種羹,裝在一個盆中即可。
當端上來的時候,常師傅是擺成“太極”形狀的。
綠與白交相輝映,不但煞是美觀,更襯托出深綠的翡翠之美,口味也涇渭分明。
如加上調和味,竟有三種味道可以選擇。
當然,如果拿它和頭道菜“桃花泛”這麼前後一對照,那就更得意趣了。
想想吧,一硬一軟,一紅一綠。最難得的還都是如此雅致,如此浪漫。
若不是女大廚所創,世間恐怕還真是難有這樣的妙菜呢。
彆人不說,至少洪衍武嘗過一次之後,是對“桃花泛”和“翡翠羹”心悅誠服了。
至少在他看來,這兩道菜已經是色香味意形俱全,登峰造極的菜品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