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衍武有所不知的是,其實政府的相關部門也沒他想象的那般遲鈍,並不是沒有注意到旅遊購物的創彙機會。
早在1979年,京城的有關部門就製作出來一些旅遊紀念品投放市場。
比如為“聚德全”生產的燙有“京城烤鴨留念”的燙花冬青木筷,具有烤鴨店特色的小國畫、明信片,和體現該店特色的包裝盒、包裝紙和彩色畫頁。
頤和園也有“麵人郎”捏製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貴妃醉酒”、“紅樓夢”等作品,以及書法家孟慶甲的指書作品。
此外,京城的首飾廠還與景區聯合生產了一百五十餘種旅遊紀念品。放在景區和賓館、飯店裡出售。
但即使這樣仍舊於事無補。外國人的不滿並沒有得到有效好轉,仍舊怨聲載道。
其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沒擺脫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錯誤的認為生產出什麼,人家就得買什麼。
生產出來的東西不是沒有特色,讓外國人不感興趣。就是太雅,文化隔膜太大,外國人根本理解不了。又或是直接被外國人當成了廣告宣傳品。
再加上窗口式的死板銷售是一種很被動形式。
所以這些玩意隻能創造出很少的局部效益,總體情況十分不儘人意。反落入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處境。
為此,我們的旅遊部門不免發出了“外國人究竟要買什麼”的哀歎,企業生產者也發出了“旅遊業需要工業部門生產些什麼”的疑惑,相關研討會更是就此問題開展了無數。
但由於這些官老爺和企業管理者,無不是從上往下脫離實際的俯視。連從遊客處境出發的視角都找不到,那又何談解決問題呢?
這也就導致我國的旅遊業中,商品經濟這一環,幾年來一直是停滯不前。
總之,要按洪衍武的辦法來,和政府相比,他頂多是銷售方法上靈活了一些。
但恐怕由此引發的不滿會更重,因為外國人可沒咱們老百姓這麼好脾氣,挨了騙那是要急眼,要投訴的。
而政府部門對洋大人的反饋還是滿重視的。
那也就是說,即使能賺錢,也就變成“倒計時”了。挺好的項目,乾不了多久。
到時候,最難受的恐怕就是兆慶,讓洪衍武給坑一道是在所難免的了。
所以說萬幸萬幸,這事兒還有洪祿承給把關。
老爺子聽了洪衍武的想法,當場就指出隱患所在來了。
而且還給出了切實可行,非常明確的合理規劃。
一,商品銷售範圍就固定在兩個地方——故宮與長城。
因為外國人對京城的了解,其實大多數人也就知道這兩個地方。
如果旅客的時間有限,要做選擇,首先要去的也就是這兩個地方。
再加上洪衍武想安置的人隻有三十多,真是全鋪開了,既不好管控約束,也增添了聯絡的難度。辦執照都不好辦。
那又何苦再去彆的地方呢?
倒不如專門在這兩個地方下工夫,不但方便了,投入集中,回報也會集中。
二,在產品的定位上也一定要準確。
首先就是特色問題
從外觀上講,堅持民族特色,能具有故宮和長城的特點為上。
實用性上,最好不僅僅是裝飾品貨擺件,有一定使用功能和趣味性為好。
但最關鍵的是卻是尺寸和重量,因為根據遊客的特點出發,東西必須得小巧,好攜帶才行。
其次是價格和經營品種問題。
品種不用多,但得分出層次來。
按照銷售價格高中低,對應著工藝的難、簡、易。
大致一種價格三種商品,這樣也就讓顧客有了選擇的餘地。
要知道,外國人可並非都是富得流油的人,而且人們對於自己能做選擇總是會感到更滿意的。
最後那就是生產方麵的問題。
保證質量是必然,但工藝不用太複雜,反而越簡化越好。
能用機械的笨功夫,一定要脫離手工操作。
同時也可以考慮買一些市麵廠常見的東西做深加工。
隻有這樣才能保證產量,搶占市場份額。
嘿,沒的說,洪祿承這一條條可都是價值連城的實際建議啊。
洪衍武當時一聽就喜不自勝。連連點頭表示自己考慮不周,這又學到了東西,一定照做。
嘴裡還止不住的臭貧呢,那一套又來了。
“您可真不虧是我爸爸,這才叫正格老牌兒的資本家!就這本事,天生就是為做買賣而生的,您說您這麼待在家裡多浪費啊?都賴這破世道,我看要讓您管商業部,咱國家經濟早騰飛了……”
自然,曾經一度有可能落在兆慶腦袋上的隱患,也就於無形之中消除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