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境界(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7179 字 2024-04-16

那嚴格說起來,是一位秉承商業傳統,經過幾十年動蕩市場和國情考驗的商業大師啊。

豈能是洪衍武這樣隻靠前世記憶和偏門經驗的野路子可比?

彆的不說,既然眼下發現衍武早就涉足商海,老爺子也就沒必要等他廚藝學成,再滿足他的好奇心了。

因此已經應他的強烈要求,提前把賺快錢的辦法告訴了他。

結果就這麼幾句隨便的點撥,落在洪衍武的耳朵裡,就跟聽到金科玉律似的,長久以來的困惑被一語道破。

老爺子說的什麼啊?

敢情賺快錢的方法就兩個字“渠道”。

洪祿承做出的具體解釋是,經商表麵上看說的是買賣,但本質其實指的是完成買賣的渠道,所有的利潤也都從渠道而來。

過去商人不事生產。原始的獲利方法就是從某地把某物運輸到異地出售。

後來儘管出現了商人自己辦廠、開礦,但工廠和礦產本身,同樣是商人為了包攬物權,掌控一種渠道啊。

而且就算是把工廠和礦產劃成生產方,可要是和專門負責售賣的店鋪相比,實則利潤的大頭兒也仍然掌握在店鋪手裡,真正的生產者分潤的比例極小。

因為你東西再好,也得求著我幫你賣,否則你就一個錢也沒有。那賣多賣少,怎麼分也就是我說了算了。

另外渠道也是多頭做的,有本事把渠道由多變少那是霸盤,壟斷利潤自然是高。

反過來,要有本事破除桎梏,另辟蹊徑,找到新的渠道,那賺到的錢也肯定少不了。

再換言之,能囤貨居奇,或是有本事卡彆人的脖子也可稱為渠道。

隻要讓彆人繞不過去又逃不了,自然便可坐地起價,分潤厚利。

總之,商人的所賺取的利潤不過是根據渠道的價值而論罷了。

那麼要賺快錢,隻要從最新、最熱、最供不應求的需求來考慮,找到如何能更便捷、更廉價、更高效地滿足這種需求的渠道便可。

當然,渠道也是有優劣的。

官方權力為上,資本實力為中,眼光和點子為下,這就決定了從中取利的時效性和風險。

而你越是能提供彆人提供不了,又必不可少的渠道,利潤就越豐厚。

就這些話,堪稱是洪衍武所聽過的,對“投機倒把”最貼切的解釋。而且也符合現代商業理論中“銷售為王”的四個字。

但要仔細地琢磨琢磨,偏偏又不是這兩句話就能道儘的。裡麵似乎還有更深刻的東西,那真是滋味無窮啊。

可不嘛,拿他自己來對照,哪一樣生意不是從“渠道”出發的?

以外彙券為基礎的的商品買賣和服裝夜市,幾乎都是破除了官方桎梏,通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來分潤市場實現牟利的。

而其中又以獲得官方支持的服裝夜市最省心省力。

至於外彙券主要依靠資本實力,比起服裝夜市風險就高了。

但再怎麼,也比過去純靠眼光取利的“電影票務”好做多了。利潤更高,競爭者也更少。

其實洪衍武自己最明白,當初做電影票的時候,要不是有暴力支持,能實現局部壟斷,那一行的飯其實不怎麼好吃。

至於炒賣海參、囤積古玩、郵票和煙酒進行的投機,那就屬於是眼光和資本並用的綜合模式了。

可最大的缺陷是行市是不可控的,漲跌概率常常會受偶然和意外的影響。而且來自官方的管控和限製政策,也往往是可以致命的。

那麼投機者的生死,就永遠會籠罩在市場規律和政治權力這兩者之下。

所以話說到根兒上,賭博的永遠比不了開賭場的。資本、眼光都比不上權力。

真正穩賺不賠的,那還得說能夠提供這種投機交易的合法渠道啊。

就比如說郵局、郵市、古玩城、拍賣行、券商、證券交易所……數不勝數啊。

另外,既然這個問題思考到這兒。那麼難以避免的,洪衍武也就順勢生出了另一個疑問。

他記得父親還說過,萬年基業要靠“心”,洪家從不稀罕去賺快錢。可惜上次這事兒被邊大媽用耗子藥的事兒給攪了。

他此時一想起來,也就必然會再次追問,和賺快錢相對的,父親所說的“心”到底是什麼。

對這個問題,洪祿承也回答了,同樣是兩個字。

“依賴”。

沒錯,儘最大的努力,不惜任何方式,為的是讓顧客對商家產生依賴心理。

通過服務、價格、技藝、乃至是感情,追求的永遠是給顧客最完美的感受。

一旦讓顧客對商家產生信任感和成癮性,那買賣也就成了。

為什麼過去貿易大宗會是糖、鹽、煙、茶啊?因為這是不斷消耗的癮品。

為什麼黃賭毒有暴利啊?因為這三樣也會讓人上癮。

而洪家的商道,或是說商業核心,那就是即使在普通的買賣上,也要力求創造出成癮性來。

不光要擁有獨特的商品,也要有殷勤周全的服務,還得有公道的價格和童叟無欺的名譽,以及常年積累的主客情感。

隻有這樣,最終才會形成讓京城人認可的商譽口碑,創造出百年不倒的金字招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