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討主意(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6250 字 2024-04-16

而與此同時,恰恰我們又是靠擠壓農民剩餘來為工業提供積累的。

那麼城鄉貧富差距注定會越來越大。農民日子過得苦也就成了必然。

於是嚴重缺乏經濟意識和經濟知識的農民萬元戶,也僅僅在改革初期冒了一下小亮光,就黯淡下去了。

洪家也有農村的親戚,要說龍口村倒是不存在“紅眼病”和“左視眼”的。

因為安書記在村裡威信很高,算是一言九鼎。

自從兆慶成了他的女婿,就沒人再敢對完顏家指手畫腳、無事生非了。

反倒因為完顏父子有洪家這門神通廣大的京城親戚,能幫忙買到城裡限量供應的商品,價格還便宜,人人笑臉相迎,態度親善。

而且許多人在兆慶的示範效應下,也先後成了“養雞專業戶”,或是加入了“倒蛋部隊”,賺到了錢。

甚至就連完顏父子代洪衍武收購村裡的舊物件那也是好事啊。

誰不想把那些破盤子爛碗賣出去,換點酒錢、肉錢,或是一套新家什啊?

所以這幾年完顏家已經完全融入了龍口村,再沒有半點被當成外人的感覺。

允泰日益受到村民尊重,兆慶如今也成了由生產大隊改成的村委會委員,負責統計和宣傳工作,算是村乾部之一了。

龍口村呢,也幾乎把持了周邊地區的雞蛋買賣,占據了房山縣城的一半市場。

總之,家家戶戶的日子都挺好過。

隻是可惜,最後的一個市場問題卻依然解決不了。

雞蛋產量一大,銷售難的情況,今年已經逐漸由京城波及到了房山地區。

雖然雞蛋算國家二類物資,為了保護生產積極性,政府還繼續實行補貼和保護收購價。

可在民間還想賣個好價錢卻沒戲了,倒買倒賣的空間迅速減少,農民幾乎隻能靠生產雞蛋賣給國家換點小錢了。

這種情況對其他的村兒而言或許影響還不大,但對龍口村來說,卻是急劇的,致命的。

龍口村的村民們可從沒想過會有這一天,他們茫然了,恐懼了,不知所措了。

相反的,兆慶倒是因為及時轉向,和安太陽、安月亮哥兒倆還過著無憂無慮,一枝獨秀的舒服日子。

俗話說,不患多寡患不均啊,這種反差哪怕是合理的,誰又能舒服?

於是閒話增多,許多人不滿起來。背後都要麼埋怨兆慶不夠意思,要麼以外安書記偏心,隻顧女婿侄子,不顧大家。

這樣很快,就有人上門找安書記要辦法了,也有要兆慶傳授鵪鶉養殖辦法的。

可這哪兒行啊?

安書記在這方麵腦瓜同樣死性,他又能拿出什麼好辦法?

當初,就連搞大包乾他還是拖到最後一批才同意的呢。

至於扶持雞蛋產業那是因為女婿、侄子都在乾,所以才默許,是在背後支持,也不算主動出擊啊。

而兆慶弄鵪鶉,根本就是看準了沒人養,他才養的。

這種東西市場本來就小,他又有洪衍武幫忙聯係“北極熊”直接收購。

可要是村民都來養,他們又賣給誰呢?

回頭他自己也掙不到錢倒好說,彆反倒讓大夥兒再因此賠了錢。

結果這翁婿倆就都為難了。

倆人幾次三番商量,都覺得要解決一兩戶還好說,可整個村的經濟問題實在讓人為難。

好在最後允泰給出了個好主意,說你們甭費勁了,要是錢的事兒啊,我的意見,乾脆就問洪家去。

著啊!這麼一說,安書記和允泰齊齊稱好。

就這麼著,八月中旬的時候,允泰父子就陪著安書記叔侄一起來到洪家討主意來了。

隻不過有意思的是一件事是,這幾個人雖對洪家的信任達成一致,可想問的人卻不儘相同。

允泰的意思是問洪祿承。

而兆慶就信洪衍武的。

安書記呢,是想著洪家有個當官的大學生兒子洪衍文。

沒辦法,各人有各人的緣法,不能勉強。

我心中的馬三立,也許就是你心中的馬友友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