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不正之風(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8787 字 2024-04-16

尤三他們就不樂意了,又一通拍唬,非要看四川人的工作證件,威脅要找他們單位要錢。

那倆四川人哪兒乾啊?多丟人啊,就求情。

他們自稱自己是四川一家酒廠的業務員,今年京城對外埠酒開了口子,他們是出差來京城商談業務的。並不在本地工作。

他們又說不知道京城規矩這麼大,管得真嚴。這次請高抬貴手,下回不再犯了行不行?

行不行?當然不行啊。

尤三的特點就是專愛捏軟柿子。他一聽這倆人是酒廠的,酒蟲又鬨上了,惦記著怎麼也得敲出瓶好酒才行啊。哪兒肯白白放過。

可更沒想到,後麵的事兒跟他想的可不完全一樣。

因為四川人雖然提出了要給他點好處,想考賄賂過關。但不是給他酒,而是要請他們吃飯。

那尤三哪兒信啊?他就說,“你們罰款都交不上,還請我們吃飯呢?用手畫餅啊。騙誰呢你們?”

偏偏另一個四川人這時候也明白過來了,趕緊幫忙解釋。

原來當時有規定,任何來京辦事兒的企業都得先到本地駐京辦事處報備。然後由這些駐京辦事處負責和京城相關部門聯絡。

四川辦事處因為四處來京商談的酒商越來越多,最近就和糖酒公司一起組織了一次糖酒交流會。

今天是第二天,會議地點就在“大柵欄”禮堂。

中午呢,還就近在前門“聚德全”總店包了酒席,招待與會人員吃飯。

說白了,兩個四川人想的是帶“尤三”和“吸盤”去渾水摸魚吃公家,而不是自己掏錢。

那一頓烤鴨子當然比罰款值當啊,“吸盤”可不在乎吃誰。一聽就樂了,忙不迭的點頭。

可“尤三”卻有遲疑,堅持得徹底問個清楚,又說“那是你們的會,能讓我們吃嗎?”

四川人竟然毫不猶豫地拍胸脯打保票。

“怎麼不讓吃?告訴你們,參加會議的人有四川二十幾個酒廠的人哪,還有京城各個商業部門的人,二百多人吃飯,誰認識誰啊?不差你們兩個……”

就這樣,隨後“尤三”跟“吸盤”就跟著倆四川人來到的“聚德全”。

果不其然,實際情況和四川人說的一樣。

當天餐廳除了二樓還接待領導,整個一層已經全被包了。

門口雖然有人守著,可那是為了防止散客進來的。

守門的一聽他們自稱是開糖酒交流會的,直接就讓進去了,連哪個酒廠的人問都沒問,也沒任何手續,管理鬆極了。

等進裡麵一看呢,更是如此。

那麼大的餐廳,那麼多的人,熙熙攘攘,紅火熱鬨得就像唱大戲,誰還顧得上問你一聲是從哪來的。

見著空位就可以入座,一張桌子上隻要湊夠了十人就可以開桌。

於是,反倒是不斷有陌生人熱情邀請“尤三”他們入座,就跟盼親人似的,好快點開席。

“尤三”也不傻,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已經坐好了六個人的圓桌。

他們一過去,當然是皆大歡喜啊。

於是一聲招呼,服務員就開始走菜,很快擺滿了涼菜,還有白酒、啤酒、高檔香煙。

四川人這時就不無得意的說了。

“怎麼樣朋友,沒騙你們吧?”

“尤三”立刻明白什麼意思,馬上把剛才罰走的一塊多在桌下遞還給了四川人。

然後還借花獻佛給四川人敬上了根煙,眉開眼笑地湊過去,悄悄問。

“哎喲,你們開會怎麼吃這麼好啊?這一頓飯再加上烤鴨,那不得二十塊哪?”

哪知四川人卻一撇嘴。

“這算什麼,中午這算便餐,才十個熱菜。你是不知道,等我們下午開完會,晚上回‘川辦’自己的餐廳吃,那才叫豐盛呢。晚上至少得準備二十二個熱菜。到時候吃飯的人更多,隻要能沾上點邊兒的部門,都會派人來。每張桌子至少得吃上兩回。這就是開會的好,我們會議三天,可是天天如此哪……”

正說到這個時候,這一桌熱菜也開始上桌麵了,於是誰也不用誰招呼,再跟誰客氣。

自己個照顧自己個,麻利兒的動手上筷子,搓吧!

最有意思的是吃到半途,坐在主桌上那一群領導,還要分頭到個個桌子上來敬酒。

他們每個人都笑容可掬地一個一個和人碰杯,向大家問候祝福,請大家吃好喝好。

並一而再再而三地說,“同誌們辛苦了,同誌們要保重身體,要把工作做好。”

而走到“尤三”他們這桌的,是一個胖胖的中年領導,居然還特意跟“尤三”握了握手。

嘴上很客氣的寒暄,“你這位同誌很年輕啊,跑具體的基層工作兩邊不討好,一定很辛苦吧?”

“尤三”倒也不怯場,一轉眼珠媚笑上了,很及時恭維了一句。

“謝謝領導關心,其實再苦也不能跟領導比。還請領導保重身體,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啊!”

領導一聽哈哈大笑,“好,好,你這個同誌很會講話,我再敬你一杯!”

一杯乾罷,胖領導滿麵春風地端著酒杯到下一桌敬酒去了,竟然一點也沒看出破綻。

而等散掉宴會,已經是下午快兩點了,“尤三”和“吸盤”一直吃到了最後。

這天離開的時候,他們收獲豐厚極了。

不但落了一肚子好玩意,還拿油紙把席間沒吃完的熟食打了兩大包,把沒喝完的白酒兌滿了三瓶,另外拿走了兩盒香煙。

而最缺德的,就是“尤三”假裝熟人,恭送胖領導上汽車的時候。

他創造機會讓“吸盤”把胖領導的錢包給“佛”了,額外掙了三十多塊。

但這仍不算什麼,俗話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啊。四川人說開會三天,天天如此的話算在“尤三”的心裡生了根。

而有了這次成功蹭飯吃的經曆,“尤三”和“吸盤”也一下掌握了其中的奧妙。

結果當天晚上,倆人膽大包天,又去“川辦”找方抓藥地又蹭了一回。

而從此也就應了“撐死膽兒大的,餓死膽兒小的”這句話了,他們一發不可收拾,徹底沉醉在四處開會的快樂裡,變成了“開會專業戶”。,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