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後脊梁發涼啊!
那怎麼辦?他該做些什麼?他又能做些什麼?
或許生活是自己想得太簡單了,哪怕他是重生者,許多事情仍力所難及,遺憾在所難免。
就像……就像他和“糖心兒”的事兒一樣……
但這種想法實在又讓他憤憤不平,感到鬱悶難解。
而他究竟有沒有能力去改變一些?如果做螳臂擋車又會有多大的用處?
他恐怕還需要不少時間,才能慢慢想清楚。
不過,正是因為心裡存著問題,此後,他一下子變得安靜多了,乾起活來卻更認真了。
似乎像得了強迫症似的,又或是乾活才能讓心裡感到踏實,他天天“吭哧”、“吭哧”地跟活兒較勁。
卻沒想到這反倒歪打正著,落在“張大勺”的眼中,反倒以為孺子可教。
反正經過這件事吧,這倔老頭兒對洪衍武的態度有了明顯的改善。
至少沒事兒的時候,願意跟他聊上兩句了。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老家夥逗起悶子來挺有意思的,因為他總愛拿吃的東西打鑔。
比方說油條,他就跟洪衍武說,那是告訴你,不受煎熬,就不會成熟。總受煎熬,會成為老油條。
饅頭呢?渺小時,比較充實。偉大後,就變得空虛。
麵條?想成功,總得靠人拉一把。
餃子?臉皮太厚就不是好東西。
汽水?得多鎮鎮,到時候了,總歸有讓你冒泡的時侯。
蒸螃蟹?大紅之日,便是大悲之時。
豆腐?關鍵階段,需要點化。
窩頭?做人還是留個心眼好。
彆說,不光聽著可樂,細一琢磨,還挺符合世情百態的。
當然,洪衍武也是段子手啊,同樣的,他就拿“食物打架係列”的笑話回饋。
結果“張大勺”也被那些奇思妙想的包袱逗得哈哈大笑。
這樣一來,就越相處越融洽了。而“張大勺”一高興呢,就又做了一次“椒鹽蝦”。
照這個路子,洪衍武大約不用為解饞的事兒發愁了。
所以,這時候真正被動的反倒是把洪衍武給弄到這兒來的副書記了。
因為他原本是想讓洪衍武吃苦頭來的,可沒想到這小子在這兒還挺適應。
而且由於陳力泉非要陪著一起來“服刑”,“天興居”真傳的炒肝在大食堂可就沒了蹤影。
彆說職工們意見大了,好些人跟行政科提意見,廠領導們也想啊。連郭書記都問過這事兒了。
怎麼辦?為避免眾多非議,隻能把人調回去。
嘿,可有句話叫請神容易送神難。既然人來了,再讓人走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龐師傅和科長都來勸過,可洪衍武這次可沒給麵子,而且還放話了,說要把這兒當成“沙家浜”用遠紮下去了。
好,這下大食堂的同事們可是一片擁護啊,因為誰也不願意去替換啊。
龐師傅和科長一商量,倆人也不願意受夾板氣,直接就跟副書記彙報了。
說人家不願意搞特殊化,還要把吃苦耐勞的精神發揚下去呢。如果強行調動,既沒有道理,大食堂的職工也都有意見,難以服眾,工作就沒法乾了。
好嘛,這下弄得副書記也終於嘗到左右為難的滋味了。
最後怎麼辦啊?最後副書記是自己出麵找洪衍武談了一次話,才讓他答應每周三,他和陳力泉會擠出一個人去大食堂上班,給職工們做一餐炒肝。
但副書記也沒因此而高興,因為洪衍武這小子是絕不肯白做奉獻的。
他隻能同意把洪衍武和陳力泉工資提前上調了半級。
這麼著,這倆小子每個人基礎工資變六十塊了。
嘿,沒成想整人沒整成,反倒給人家長了工資,純粹是自己給自己挖坑了。
怎麼弄得呢?
這事兒的觸動,一樣不是滋味。
要深琢磨一下,絕對夠副書記憋屈個半年的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