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對也不對(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4702 字 2024-04-03

京城收藏界那位儘人皆知的馬老師曾經這樣說過。

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重新活過一次的話,那麼肯定都是人生贏家。

就比如說誰如果可以從新活一次的話,早些年拚命掙錢買房子,買股票,買古董,這都能發家。

不過可惜的是,人生沒有如果,世上也沒有後悔藥。

這番話說的確實對,但也不全對。

因為還有這麼一句話呢。

“小富靠運,中富靠智,大富靠德”。

而洪祿承這輩子也曾用洪家組訓教育過洪衍武,說“打下基業要靠膽,守住基業要靠腦,傳下基業就得靠心了。”

其實這兩句話的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在強調,機遇對人的作用隻是一時的,也隻占很少一部分,成事的關鍵還得靠個人素養。

否則即使你運氣好,發了財也守不住。

假使麵對同樣的機遇,你的收獲也會遠低於比你素質高的人。

比如說那些意外中了超級大獎的,為什麼許多人的生活反倒因為這種幸運徹底給毀了。

妻離子散、親人反目、自甘墮落、家破人亡,都不在少數。

其中暴露出的就是個人素質與所獲得的大筆財富不相匹配的問題。

其實咱們也不妨再打個帶點技術含量,更具體一點的比方。

就哪收藏珠寶玉石這件事來說。

當今的人,我們誰都知道這事兒穩賺不賠,是重生人士必選之路。

好多人也都聽說過什麼和田玉大王、翡翠大王,從八九十年代開始積累的原石。

然後等到大批老坑不產原石了,高品質的原石價格猛漲,就陡然而富的故事。

但如果真有誰穿越回來,就這麼照貓畫虎去效仿,那可絕對是不智之舉。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他不動腦子,首先就搞錯了一個常識性的邏輯關係。

文玩之物最能提升經濟價值的因素,除了一個好的市場環境以外,其實發揮主導作用的並不是原料的稀少和品質。

主要部分還是由曆史傳承的情懷、人文知識的情趣,以及精湛的製作技藝來決定的。

否則,名家製作的蟈蟈葫蘆、鳥籠和紫砂壺一類的東西,又怎麼會比珠寶玉石還值錢呢?

名人字畫當然是更能體現出這一點的。

所以像玉石和翡翠這些東西,真正升值潛力最大、利潤最高的,還屬那些已經被技藝大師雕琢成型的精品。

因為這些成品要不值錢,那原石就狗屁不是。

而原料因為稀缺漲價的時候,成品的幅度自然也會遠超過原石。

況且話說回來,哪怕以原石來論,和田玉和翡翠的真正上品,大部分也都在清代就開采出來了。

像《道鹹以來朝野雜記》的書中就記載著。

“同光之際,廣東商家采辦翡翠來京者,有著名二石。一名三萬三,蓋以價格而言,一名一口鍋,蓋以形式而言,皆純綠無瑕之品。凡宮內所需飾品,多出於三萬三,故其名震於時。其實一口鍋所出材料尤勝,如禦賜完顏氏之翡翠扁方,繼祥之扳指及文索家之一品翠鐲。”

注意,這段文字裡體現的重要的信息有如下幾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