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光環(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4918 字 2024-04-03

就在蘇繡這邊殫精竭慮地替洪衍武著想,提醒著洪衍茹該如何防患於未然的時候。她可不知道,其實來旅遊局對水瀾也是無奈之舉。

反過來說,恰恰因為同樣覺得四年大學白上了,水瀾還覺得自己委屈呢。她心裡更不是滋味。

敢情“七七屆”、“七八屆”這些恢複高考後的首批“真正大學生”,從入校以來就倍受矚目,被學校和公眾都視為國家未來的希望所在,他們的身上不知承載著多少人的期許。

而他們對於自身是棟梁之材更是深信不疑,臨近畢業時都摩拳擦掌準備大有作為一番。

可這一切竟都是聚光燈下的虛假繁榮。當他們畢業分配後真正走進社會,離開校門才認清什麼是現實。當他們身上夢幻的光環退去,他們這才看清自己的成色。

確實,學校給他們這兩屆大學生分配的的單位都不錯,用現在的話說,全是些常人仰視的“高大上”去處。特彆是作為名校畢業的學生,甚至還有一些特彆的照顧。

比如說水瀾,她就按照自己的意願在“機工部”和“國科院”之間做了選擇,去了後者報道上班。

可她恰恰沒想到,“國科院”因為人滿為患,隻能在院屬的檔案館裡給她安排一個位置。

在新的工作環境裡,工作雖然輕鬆,但實在沒什麼意思。

每天被埋在一堆報紙堆裡,既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又不熱鬨好玩,讓她覺得分外壓抑。因此才待了不到一星期,她就受不了,找領導要求調換崗位。

可沒想到領導的回複是根本不可能。

領導說檔案館裡好多人資曆比她更老,學識也比她更高,還沒法兒安排呢。嫌工作沒意思,要麼你自己找路子調走,要麼踏踏實實的熬著。

不重視知識份子?

笑話!這裡最不缺的就是知識份子,科學骨乾都淤了。連副研究員都是五十年代的研究生。

總得老的死一個,才能新評一個不是?

對知識份子的政策沒落實?

那你說怎麼落實?

你知不知道院裡有多少已經立項的研究項目就是沒法啟動?你知不知道有多少科技骨乾連個小平房都沒有,還兩地分居呢?

不明白就去看看外麵正在放映的電影《人到中年》去,像陸文婷這樣的人,哪個單位沒有?可誰也拿暴露出的問題沒轍。

全天下才有一個陳景潤!……

領導的話簡直像狂風暴雨中的電閃雷鳴,把水瀾都快劈傻了。而且尤為讓人寒心的是,這裡麵居然一句虛假的話也沒有,所揭露出的殘酷都是現實。

本來水瀾還僅以為是自己倒黴,沒選好單位,才落了如此下場呢。在盤算了一番之後,她就硬著頭皮去找那些得意的同學,想看看有沒有機會換個工作。

但她沒想到的是,彆看那些人表麵上都說自己的工作這好那好,如何受領導器重。結果當她真找上門去訴苦,卻發現大夥兒的情況幾乎都差不多。

去了“國防五所”的張娟,實際工作就是個出納。每天跟一些辦公材料的報銷單據較真兒,什麼火箭、衛星、航天夢,彆說碰了,連看也沒看見過。

去了“機工部”的黃廣亮倒確實天天跟領導打交道,但更多的還是跟領導家屬打交道。

原來他被分到了行政處,專門負責領導家屬樓的繁雜瑣事。

也恰恰正是這種“親近”領導的機會讓他有苦說不出。整天在一幫老娘們的指使下東跑西顛,連點懶兒都不敢偷。

還有如願以償終於去了國家華視電視台的王靜。

她跟同學見麵一開口就是“我們文藝組”。但事實上呢。她工作就是在劇場錄戲劇的時候找電工,然後守在外麵等著結束,再幫同事們把台裡設備拿回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