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4月29日,燃料購齊備的同時,一切廚行所用的鍋屜糙家具,也都隨之來到。下午,連廚用細家具也有人來安插落儘。
這樣等到辦事頭一日廚行進棚時,隻大師傅們挾帶著油裙裹著手使的菜刀就行了。
可又一樣,這些事同樣是沒人言沒人語,大家全是進門就乾活,全憑默契完成。
最後4月30日,肯定是最忙碌的。
大清早先是李福帶著仨“海碰子”和洪衍武找來的人手,齊心協力先把桌椅鋪設在了院子裡設席。
同時又有李福通過洪衍武,從單先生那邊邀請的“彩子局”老工匠登門,來把紮好的繡球、彩綢為洪家布置好。這也就是俗稱的“玩花活”的由來。
再等到過了中午,結彩便已經完成。
此時由龐師傅親自督同夥友擔調和原料進棚,分彆布置,升火添煤。等煤煙冒完,一看那火苗子三尺多高,龐師傅才算滿意,開始帶著人練活兒。
為什麼這麼早就動火動手?因為好些東西得提前做成半成品。臨時現抓可來不及。
像海貨得發吧?豬肉得剁成肉餡兒吧?還有些東西得過油吧?
那肥瘦都得搭配好了,什麼樣的丸子肥肉多一點,什麼樣的丸子過油到七成,什麼樣的丸子過油到五成,還有的三成熟就得起灶,過油的成熟都不一樣。這也都是規矩。
另外苟師傅也來了。他毫不客氣地抓來洪衍武和陳力泉幫著一起揉麵,他得蒸喜字饅頭出來。
這玩意和普通的饅頭大不一樣,是一種由木質模具扣出來的饅頭,像一塊糕點。圓形、方形不等,上麵有凸起的雙喜字花紋。其周圍直徑約二三寸,厚不到一寸。
洪家的場麵,至少也得六百塊,不僅擺出來體麵喜氣,第二天也是要當主食用的。
於此同時,其他人也閒不住。李福帶著大家還得支禮桌、茶桌。
這兩樣規模多大也得根據席麵來。禮桌、茶桌分設在垂花門內院兩邊。
統統是用八張八仙桌拚成了一個大長案。然後鋪上紅台布,擺上了一個折枝花卉的八扇屏。
隻是茶桌要挨著茶灶,而且案子兩邊還要各擺上一個放了兩斤茶葉的大茶葉罐,和銅壺各六把。還有成套的瓷質茶壺茶碗三十套,謂之“淨壺淨碗”。
至此為止,喜宴的場麵才算大致完成。其餘就等晚間李福自己再把茶食果席製作出來了。
但事兒到這兒可還沒完。
一是李福得提前給洪衍武的人分配第二天的任務,誰是知賓,誰管雜物,誰登記禮單,誰是茶房,誰來走菜看席,最後再一一演練一下大致的服務程序。
二是龐師傅還得提前做出一桌和明天正席一模一樣的“落作飯”來,準備請主人嘗嘗口味,以便指導改正。
所以實際上,真等到晚上擦黑,洪家人喜氣洋洋的到老宅來看形狀,有關喜宴的大致庶務才算告一段落。
不誇張的說,這在洪衍武的眼裡,無論哪一處就沒有不滿意的。他簡直像看了一出眾多大腕兒一起出演的大戲那麼過癮。
要是這玩意也有個“奧斯卡獎”,那他敢肯定,“最佳導演獎”絕對非李福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