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東夥(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5578 字 2024-04-03

命運的神奇是凡人難以估量的。

洪衍武做夢也沒想到,在“北極熊”看門的李大爺竟然是自家的舊識。而且看那意思,竟然早就跟洪家有過雇傭關係。

於是當天下午的計劃就徹底打亂了。

連院門都沒進,在李大爺的迫切要求下,洪衍武直接帶著他掉頭回了洪家。

李大爺還特講究,沿途非得買了些果子,還跟小販買了點香椿,算是登門禮物。連洪衍武掏錢都不讓,非堅持要儘自己的一份心意。

接下來果不其然,真是老熟人。

當李大爺一進洪家的門,洪祿承和王蘊琳都是剛站起身來就愣住了,他們的表情就跟李大爺看見洪家的院子時表情差不多。

李大爺不免有點傷感地說了一句,“怎麼,您們不認識我了?也是,人老了。您們再仔細看看,一彆二十多年了……”

可沒想到洪祿承雖然有點結結巴巴,卻馬上就叫出了他的名字。

“怎,怎麼不認得?你,你是李福。”

王蘊琳被這麼一提醒也認了出來。“是,你是李福。這麼多年沒見麵,我都不敢認了。”

這下李大爺興奮了,尤為激動地上前一步。

“是我,我來看看您們。東家,太太,您們還叫我‘大福子’就行。您們近些年可好啊?我,我還是給您們磕一個吧……”

說著,老頭兒眼睛一衝動就躬身要拜。幸好洪祿承眼明手快,一把給扶住了。

“彆,什麼磕頭,這都什麼年代的事兒了?”

王蘊琳也說,“是,咱們現在可不是東夥關係了。以後啊,就當親戚朋友處。咱還是用‘老李’、‘老洪’這樣的稱呼吧。”

“不敢不敢……”

“哎呀,老李,你就彆客氣了。來,快坐下,咱們慢慢聊。瞧你這頭發白的,你還比我小兩歲呢……”

洪祿承主動拉過人來,跟著麵衝站在一邊的洪衍武催促上了。

“老三,這麼沒眼力見兒?還不快給你李大叔沏茶去。”

“哎”,隨著洪衍武應了一聲,顛兒顛兒去了,李大爺這就變成李大叔了。

這一天,李福和洪祿承、王蘊琳一直聊著過去的事兒,就連晚飯都是在洪家吃的。

他可是頭一次吃到王蘊琳親自下廚做的菜。那真是高興得滿麵生光,完全能看出有多麼榮幸。

而從旁側聽中,洪衍武也大概其搞清了這位李大叔和洪家到底是個什麼關係。

敢情李福是河北饒陽縣人,從十四歲起進京找飯轍,就被老鄉介紹在“衍美樓”學徒。

他進店的同時,其實也是洪祿承跟著父親學買賣的時候。

按洪家的規矩,吃飯時是“東夥同桌,彆無二致”。由於他們倆吃飯座位挨在了一起,彼此年紀又相差不多,所以他們之間的關係比彆人就要親近一些。

時間一長,洪祿承發現李福特彆的勤奮好學,覺得他有靈性。就更愛跟他聊天了。不但鼓勵他多學多問,告訴他“藝不壓身”的道理。有了閒暇,還會教李福認幾個字。

後來李福老家那頭,又意外失火燒了房子,父母托人帶話給李福讓他籌點錢。洪祿承知道學徒是沒有收入的,便從自己的月錢裡拿出十塊錢救濟他,解了他家裡的一時之難。倆人因此也就有了一份恩義之情。

就這樣,等到洪祿承能代父親處理一些店鋪常務的時候,李福也成了“衍美樓”的一名堂倌兒。

再後來,1937年,洪祿承帶著妻子“逃反”被迫離京。而這八年之中,李福娶了老家給說的媳婦,還繼續在“衍美樓”兢兢業業埋頭苦乾。

他沒忘了洪祿承的叮囑,不但在內堂外堂的業務上精益求精,還把“茶房”的本事學到了手,逐漸就成了“衍美樓”除了後廚,哪兒都玩兒的轉的大拿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