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聲笑語白大褂,花枝招展分外誘人,簡直堪稱食堂一景,惹得男青工們更踴躍往食堂鑽了。
而往往這種時候洪衍武就會慫恿陳力泉上前去服務,可陳力泉有點不識好人心,回來還抱怨,說那幫女的可事兒了,有一點濕沒擦乾淨都挑剔。還老拿他開玩笑。
洪衍武聽了不由感歎。
“泉子,你都老大不小了。就對個人問題沒點想法?再說人家跟你開玩笑還不好?沒準是對你有意思呢。你也得跟她們幾個逗逗啊,否則,你永遠見姑娘都臉紅……”
這麼一說,陳力泉還真臉紅了,一皺鼻子。“切!以後伺候她們,你去!”
反正總而言之,沒幾天,龐師傅的漢民大食堂就大受好評。
職工們對食堂的意見大幅下降,不但普遍反應大食堂的環境讓大家舒心。甚至似乎因此還感覺連食堂的飯菜質量都上升了。
水清也第一時間,就給洪衍武、陳力泉寫了表揚板報呢。
結果這一下,事兒就更大了。
先是行政科長看了板報之後發現了大食堂的變化,然後去現場看了一下情況,馬上就下令清真食堂和小食堂在公共區衛生方麵要跟大食堂學習、改進。還讓廠裡的木工組又仿製了兩輛小推車和數把寬頭墩布。
然後就是廠領導切身感受到小食堂衛生狀態提升後,了解到了事情根源,也去大食堂參觀了一下。非常高興地要行政科向全廠推廣清潔衛生方麵的經驗。
這樣不但行政科長和龐師傅得到了管理有方的表揚,洪衍武和陳力泉也徹底出名了。
很快,他們“發明”的寬頭墩布被“木工組”再次擴大製作了數十把,幾乎應用到了每個車間和庫房。
而他們的照片也作為“推動技術進步,促進安全生產小能手”被貼在了宣傳欄裡。同時他們也因為“傑出貢獻”被行政科預先內定為本年度的“優秀工作者”了。
私下裡龐師傅還跟行政科長顯擺呢,“我這回省心了,來了兩個好小夥子。本來還打算至少磨他們仨月的,現在我準備過一個月就讓彆人換他們進廚房了。回頭你看吧,真等上灶也肯定是好手。”
沒想到行政科長卻說,“嗯,給他們定五級,還真不冤。你好好培養培養,要真能再冒出點亮光來,回頭我就把他們調科室來……”
龐師傅這一下急眼了。“你怎麼這樣啊?專挑好的要啊。先說好了,這倆小子我不放啊,你要人選其他的。”
哪知道行政科長道理一套套的。
“我要彆人乾嘛啊。他們有這腦子嗎?這明顯是是組織規劃型人才啊。你彆老搞‘山頭主義’行不行?整個行政科是一盤棋,何況到我這兒能‘以工代乾’,你總得為人家前程考慮考慮?”
得,龐師傅沒詞兒了。
隻是說一千道一萬,彆看行政科長在口舌之爭上獲勝了。可事實上,洪衍武自己卻並不想“要求進步”。
因為從動機上講,他根本就不是為了給彆人乾的,純粹就是為了自己舒服點。
不說彆的,那滿屋的餿水味兒,餿抹布味兒彆人習以為常受得了,他待著可就難受壞了。
另外一個,他不想讓自己太受累,才會弄出這些工具來,本質上其實是一個“懶”字推動的。
再說龐師傅這人不錯,這直爽的心性他也喜歡,上班不就圖個舒心嘛,乾嘛要把自己的工作搞得那麼複雜啊?
反正在他的規劃裡,自己是不可能長期在“沙家浜”紮下去的。過幾年,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時候一到,他就外麵逍遙自在去了。
所以龐師傅憂心忡忡剛一跟他透露點內幕,他就明確表態哪兒都不去,就樂意永遠在食堂上乾下去。
這下大師傅可樂壞了。當天中午下班額外獎勵洪衍武和陳力泉一人十隻椒鹽蝦。
那個好吃哦,什麼“天婦羅”全玩蛋去。掛漿隻是一層薄皮,入口的那一秒酥脆,配著椒鹽裡帶著一種說不出來的回味,簡直能觸碰人的靈魂。
陳力泉一不留意都咬著舌頭了。就洪衍武吃過那麼多席麵的主兒,也隻能用“驚豔”二字來形容。
這麼著,他倒是真是有心跟龐師傅好好學點手藝,看看能不能把那賺快錢的訣竅從父親嘴裡掏出來了。
就是不行,隻要學會這道菜也值了。肯定能讓洪家老鋪,日後多一道招牌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