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可是頭等大事。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又有名言,人是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啊。
所以政府要得民心,必須搞好“菜籃子”“米袋子”工程。一個單位領導要讓職工滿意,也必須得把“飯盆子”工程搞好才行。
說白了,食堂的好壞,雖然不關乎政績問題,卻直接決定了領導是否值得被職工擁護、信任。
隻是這事是看著簡單,做好難。還是那句話,單位的底子首先要硬,其次還得遇到把群眾放在心裡的好領導,否則食堂怎麼都好不了。
像菜品差,質量懸殊,無疑就是大部分單位食堂最常見的通病。
沒辦法,這裡有很現實的問題。
弄來點兒東西不容易啊,最好的肯定得給領導小食堂留著,職工飯菜又必須賣得便宜。哪能不懸殊呢?
像洪衍武大哥上班的家具廠就是這樣,領導的菜譜兩葷一素,全是好材料。職工的菜譜是倒過來的,兩素一葷。
而且這還不算,職工菜品完全徒有其名。像西紅柿雞蛋,紅黃比例絕對是九比一。青椒肉片,那是青椒熬肥肉片,連放油都省了。
最絕的是他們食堂還經常乾出葷素兩便的事兒來,推出的係列菜譜堪稱經典。
比如大葷是“炒雞蛋”,小葷就是“雞蛋炒黃瓜”,素菜當然就是“炒黃瓜”。又或是一葷一素,“螞蟻上樹”居然搭配著“炒粉條”一起賣。
食堂是合適了,廚子也省事了,那職工誰樂意啊?你就是再便宜,也沒人願意吃啊。
於是在過去,洪衍爭哪怕吃鹹菜窩頭,也不花那冤枉錢。現如今家裡情況好了,他頂多就是天熱時怕帶飯餿了,圖個方便而已。
當然,有的食堂為了避免群眾非議,不單搞小食堂。像徐曼麗的“紅旗廠”便是這樣的例子。
可表麵上是公平一致,食堂背地裡卻送領導飯票玩兒貓膩。最後小黑板一寫價格,葷菜的價格老貴。職工們誰能吃的起啊?換湯不換藥罷了。
再加上“紅旗廠”裡本身山西人就多,艱苦樸素的因子超強。
所以“紅旗廠”的食堂多數都是麵食為主。有時候煮點麵條,弄點醋,就點“漿水菜”就是一頓飯了。論改善,來頓刀削麵就普天同慶了。
真要是和這樣的食堂一比,那“北極熊”的食堂,簡直就成人間的天堂了。各方各麵簡直是全麵碾壓啊。
首先“北極熊”的食堂,服務性能上就特彆全麵。
還是為了兩班倒的職工考慮,這裡常年提供一日四餐,早餐、午餐、晚餐、夜餐。而且還為上二百多人的回民職工,設有專門的清真小食堂。
其次是菜品上種類豐富。
在食材上,“北極熊”毫無疑問有特殊優勢。哪怕特彆困難的時期,用廠子裡的肉食罐頭加工一下就是道肉菜。完全能保證油水充足和菜品的豐富。
拿正餐來說,像漢民大食堂每頓正餐標準是三葷三素,清真食堂是一葷兩素。
儘管早點和夜餐稍遜。但在這個年頭,早點要求六樣花色。夜餐要求四樣花色。那已經很周到了,完全超越大部分飯館所提供的飲食服務了。
為此,食堂管理員每個星期都要定出食譜來,得讓有關領導過目、定奪。
最後。那就是價格太實惠了。
表麵上,職工們和彆的廠子沒區彆,需要自己用錢購買飯票。可實際上廠裡對食堂有大幅的補貼。奉行的基本原則,就是菜品要按成本價賣給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