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聽勸(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3510 字 2024-04-03

而且照他看,其實這事兒很有譜。他說常局長畢竟吃了這麼多年苦頭了,臨退休提這點要求不過分。這點事上頭不批,於情於理過不去。彆忘了,常局長還占著個官位呢,就為了他能踏踏實實走人把這位子給彆人。上頭領導也會儘力周全。

何況該請客請客,該送禮送禮,教育局清貧不是嗎?那更吃這一套啊。關鍵總得試一試,不試試怎麼知道呢?連自己都不爭取,彆人又怎麼會主動幫忙呢?

這番話確實說動了常局長。於是從這天起,這個從未開口求過人的死性人就硬著頭皮開始走門路,忙和這件事了。

為了閨女他不怕花錢,也不怕拉不下臉來,四處請客拜神不算,還給市局專管領導送了重禮。

還甭說,真沒白忙和。不知是他的苦衷獲得了同情,還是明年就想安心退休的許諾起了作用,又或是那些名煙名酒和大魚大肉的效力。

幾個月後,他居然爭取到了一個四間半房的獨門小院兒,位置就在離常家很近的“平淵裡”。房確實不怎麼樣,可空間大,房子多啊,連院兒帶房一百多平米呢。

這種結果連洪衍武都沒想到啊,說真值了。

就這樣,從此之後,常新華兩口子就算有了自己的家。至少周末他們可以來這兒過一天正常的家庭生活了,同時就近看看父母也很方便。

常新華很快就有了身孕。女兒為此特彆感激父親,常局長的心裡也終於過得去了

是的。儘管違背了自己的做人原則,臨退休晚節不保,庸俗了一把。可這麼乾能換得女兒的解脫,外孫女兒的出生和一家人每周一日的團圓。那又算得了什麼呢?

而事實上,這個小院兒對常家人的幫助還不止於此。

九十年代,當這裡麵臨拆遷改造的時候,深知行業內幕的洪衍武代表常家和拆遷辦交涉,一下替常家爭取到了三套兩居室。讓常家從此也擁有了多張房產證,步入了“吃瓦片”的行列。

儘管後來常新華夫婦都下了崗。可常家人一點不愁。就靠出租閒置房屋,足能保證常新華一家生活無虞。

當然了,這就更讓常家人時常念叨洪衍武的好兒了。常局長就經常感歎,說兒子這輩子最大的福氣,就是有這麼個好學生。

常顯璋自己也說,沒想到洪衍武小時候那麼不是東西,長大了還挺重感情。而且居然比他所有的學生本事都大。這概率簡直就像奇跡。要不是因為有他,咱家的日子絕不會上這麼高的台階。

生活或許就是這樣吧。

儘管時至今日,也無人能徹底描述清楚,幾十年的福利分房政策究竟給國人帶來了什麼。住房製度改革又對國人生活方式的變化起到什麼作用。但人們一生麵臨的確實全是選擇題。

具體到個人生活而言,或許就因為身邊有個特彆出色的親朋好友,在某一個關鍵時刻聽了這個人勸,做出了一次正確選擇,以後的人生就完全不同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