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小媳婦兒”兩口子的感受相似,這段時間,宋局長和常局長也被洪衍武從他父親那兒現學現賣的學問給“震”了一下子。
因為儘管京城各單位為了響應市委傳達下來的上級政策,已經拉開了大興土木的序幕。各自都準備著手建房,先解決一部分職工住房問題。但洪衍武對房子仍舊會越來越短缺的判斷卻是一針見血。
他的理由是,為響應“偉人”講話,一擁而上的工程會占用大量資金,而後續卻無從補充。另外,建築材料被耗儘庫存和生產力不足也是很現實的問題。再加上越來越多的返城知青已到適婚年齡,誰都迫切需要房子成家。這一切因素聚集在一起,致使房子問題根本無解。居民住房緊張,仍舊會是長期的社會問題。
仔細想想,兩位局長誰都不能不承認,邏輯推理準精且獨到,麵臨的情況確是如此。
不過洪衍武特意找他們說這事兒,可不是為了故作驚人之語來自我炫耀的。而是作為情感的回報,好心提醒兩位局長為日後做些籌謀。
照他的看法,宋局長的衙門口權力下降難以逆轉,而且又剛剛升到這個位置,那麼再繼續高升和換位置的可能性都不大。與其日後在仕途上耗心力,在權術上瞎較勁。不如先給自家弄幾套房子劃算。
而常局長呢,歲數已近退休。俗話說,權力不用,過期作廢。再不想辦法就更趕不上趟兒了。
當然,他的好心好意一開始也不是很順利就被兩家人完全接受的。
宋家人是因為早已經給宋國甫準備了一套三居室。再加上他們自己的住所也是個三居室,認為兩套房子滿夠了。
特彆是宋夫人聽見他們的討論,還插嘴說,“房子再多有什麼用呢?不但要維護修理,還要交房租呢。”
這種價值標準讓洪衍武一下就笑了。
他當然知道老娘們最在乎什麼,就說,“阿姨,房子恐怕是當下最難用錢買到,用權力最容易解決的必需品了。分房講究論資排輩。職稱、工齡、學曆、戶口啊,都量化成分數,然後按累計得分排名。可實際上呢,怎麼分還不是領導說了算?普通人為難的事兒,在您這兒就是輕而易舉。這就是長期存在、苦樂不均的現狀。”
“阿姨,您彆忘了,計劃生育政策的前提是人口失控,知青回城連每人安置個工作都做不到,這就是說房子再多也沒有人多。現在上麵為什麼要鼓勵私人買房呀,不就是分配製度進行不下去了嗎?要是以後萬一有變,說徹底不分配公房了,那先分到的不就占了大便宜了嗎?沒弄到手的不就吃大虧了嗎?”
“還有,您光看見那點房租了,可您也得想想,您一個月電話基費就得十五塊錢,這麼一比,那幾塊錢房租算個什麼呀?房管局要給您修一次下水道或者是暖氣,這一年的房租就白收您的了。說白了,房子是現在最緊缺,也是租金最便宜的必需品。隻用很少的代價,您就能占下好幾套來。這難道還不劃算嗎?”
“其實您說房子沒用。那是您不知道下麵缺房的情況有多麼嚴重。不瞞您說,我的朋友裡三代人住在一間房的有的是。他們家裡有錢,可沒處弄房去。買了家用電器發愁的是擺在哪兒。就您那個空著的三居室,肯定有人願意高價租下來,我看每月給您五十塊錢不成問題。您要願意,我就給您聯係去,對外咱可以說是朋友借用,保證一點簍子沒有,絕不落人口實。”
這麼一來,宋夫人還真就動心了。她就忍不住跟宋局長商量,問他能不能弄到幾套房子。
宋局長有點猶豫,他說糧食局要蓋自己的家屬樓。按級彆當然會有他的份。隻是樓房按現在計劃隻能蓋三棟,二百四十套房。書記和副局長私下表態,要先緊著其他乾部和職工,都準備發揚風格。他開口要房,怕是顯得覺悟低,影響不好。
可洪衍武這時又對他說了。
“您還彆這麼想,其實占房還就是越早越好。因為真等到房子更緊缺,所有人都明白過來,事兒就更不好辦了。再動腦筋,影響當然也就更壞了。現在弄,其實是副作用最小的時候了。”
“您再想想看,這占房總比收禮要好多了吧?可您要有了房子,那還收什麼禮啊?這就等於您有了一筆旱澇保收的外快了。就靠房租,能過得比誰都好。就是今後退休,這房子公家也不會要回去,您能吃一輩子還能傳給孩子。多麼合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