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麵人兒(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5654 字 2024-03-27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當天一大早,除了要上班的洪衍爭、徐曼麗、洪衍武、陳力泉,以及需要吃奶得跟媽媽一起待在“紅旗廠”廠辦托兒所的小洪鎰以外。洪家其餘人員,都拎著菜蔬瓜果,拿著雞鴨魚肉來到老宅。

不用說,糖心兒”既然是洪家沒過門的兒媳婦,當然要主動過來幫忙操持啊。

她是頭天先是用“寶姨”傳授的辦法,按南方習俗,用米麵糖奶連夜做出了剪刀、梨、茄、瓜、石榴、蘋果、小雞、小豬、金魚、蛙、蟹、蝦等各種花形圖案油炸烙食。

第二天一大早呢,帶著這些應節的“巧果兒”,又特意去東單菜市場買了兩尾活魚,跟著就趕去煤市街洪家老宅幫忙了。

湊巧的是,在大柵欄下了車後,她還碰上個“捏麵人兒”的白胡子老頭兒。

這可是京城自“運動”以來,她第一次在街頭遇見重操舊業的民間藝人呢。

所謂“捏麵人兒”,其實也叫“麵塑”,是我國一種製作簡單但藝術性很高的民間技藝。

藝人要把江米磨成麵,再把麵和水揉軟,加上蜂蜜、石蠟,用顏料調成五顏六色,再通過自己的巧手,捏成各種古裝戲曲的人物角色。

如《三國演義》裡的劉關張,《西遊記》的唐僧師徒,《定軍山》裡的黃忠,《長阪坡》裡的趙雲等。

而“糖心兒”遇到的這位,木箱子上刻著“麵人江”的字樣,手藝居然相當精湛。

由他做出來的小麵人身披各色鎧甲,背紮四麵靠旗,手持刀槍,威風凜凜。

因此,這老頭兒的身邊吸引了許多大小觀眾。“糖心兒”站那兒跟著看了老半天也是津津有味。

隻可惜,老頭要價兩毛捏一個,這對當年的孩子還是一筆“巨款”,對大人來說都快一包煙錢了,多數人也舍不得拿來哄孩子。所以看的人多,買的很少。

但“糖心兒”看著看著可就動心了,就問老頭兒能不能捏牛郎和織女。

老頭兒呢,猶豫了一下,說“捏倒是能捏,可牛郎要牽牛,忒費麵。而且三個麵人缺一不可,不能做舉簽兒的,得放托板兒上。那價格就得貴點。姑娘,六毛行麼?我不多要你的……”

“糖心兒”一下樂了,說“行,大爺,隻要您捏得好看,仨麵人兒我給您一塊!”

老頭兒一聽來精神了,立刻拍胸脯說不像不要錢。跟著就拿麵揉了起來。

彆說,老頭兒真不含糊,確有幾手絕活兒。

不大一會兒功夫,就先純熟地把牛捏好了,尾巴、耳朵、牛蹄、牛角一應俱全。牛郎膚色黝黑,布衣上還打著補丁,細節處理得十分巧妙,最後老頭兒還把人和牛之間用一根草環連接上了,相當生動。

但要說最好看的,最顯本事的,還得是織女。

衣裝秀麗,姿態優美,騰雲駕霧,衣帶飄飄,而且容貌居然有幾分肖似“糖心兒”本人。

這其實已經不是“行活”了,而是有匠人的即興創作在內,讓“糖心兒”覺得真的有趣極了。旁人也直說精彩!

最終皆大歡喜,老頭兒得到了豐厚的酬勞。“糖心兒”也有了一件哄洪鈞的小禮物。

不出所料,這麵人兒真買對了。

“糖心兒”一到了洪家的花園,隻聽一聲“糖阿姨”,洪鈞那小子就如同劫道的土匪一樣,不知從哪個犄角旮旯,樹下花叢裡躥了出來。

那高舉的兩隻小臟手嚇了糖心兒一跳,也不知道這小子是摸了泥還是玩兒了土,弄不好還抓了蟲子。這對她來說,可比什麼東西都更來得恐怖。

到這兒就得說了,虧得有這麵人兒做擋箭牌,才成功吸引住了這位“山大王”的注意力,否則“糖心兒”的衣裳大概率就會難保潔淨了。

不過孩子畢竟是孩子,洪鈞雖然是真喜歡,他小心翼翼地捧在手裡看個沒夠,也說“織女像糖阿姨”。但他同樣有自己獨特的審美。

這小子楞是挑剔牛郎沒什麼法力。說“這個神仙最窩囊,除了會種地屁也不會,要是換個孫大聖就好了……”

一句話逗得“糖心兒”差點樂彎了腰。“哎喲,你這小東西。早知道,就應該給你捏個《寶蓮燈》……”

其實實打實的說,送禮最大的學問,確實就是如何送人之所需。

再好的東西,彆人不需要,你辛辛苦苦弄來也未必討得歡心。相反的,彆看不值什麼的,如果對了彆人的心思,也會格外討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