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閒趣(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5005 字 2024-03-27

小竹椅買了四把,是帶靠背的,坐著舒適。小桌兩張,方桌吃飯,圓桌喝茶吃果子,具體視情況而定。

至於藤椅、涼席和涼枕,那是原本就有的。

涼枕有二,軟和的是紅漆皮枕,用著比較舒適,適合夜裡長眠。瓷的枕頭硬,隻適合午間小憩。

但最讓洪衍武稱絕的還是那個瓷枕,造型是一個睡著的老貓,但它的耳朵是有孔的,可以往裡灌涼水。這不但去頭火還真涼快啊。

到此為止,相信誰都應該明白了。有了這些家什,在沒有溫室效應的這個年代,夏天最高溫之苦就都能抵禦住了,真的不算什麼。

何況真正會享受的人,還有最後的一個大招兒呢,那就是買冰。

像洪衍武就常在午後去街頭買汽水的地方,找人家買一大塊冬天窖藏起來的自然冰,然後弄回來放在大木盆裡擺在臥室當中。讓冰慢慢融化,釋放涼氣。

這就等於有了自然空調了,而且還能在冰塊周圍放上各種水果,到冰塊化得差不多了,也就到了晚間。屋裡的暑熱之氣幾乎沒有。大可安眠一宿。

這一招,過去大戶人家在屋裡都這麼乾,有格外貪涼的,不但要在屋裡四角都擺上冰盆。還讓丫頭守著冰盆兒扇風呢。

要不說呢,談到如何享受,新社會的人還真是越活越傻,彆老覺著現代化生活就比一定會比“萬惡的舊社會”強。

怎麼著?還不信哪。

那咱就接著再說說舊日夏天的消遣項目。

如果說前麵的這些東西能在物質上保證人們安然度過高溫的夏日,算是硬件。但那些娛樂就算是軟件了,卻是能讓人從心裡愛上炎熱夏季的。

具體說來,各種五花八門的項目,既有在家裡就能享受的,也有必須得去外麵享受的。

待在家裡就能享受到的除了小金魚就是夏蟲。

舊京有專門賣金魚的小販送到家門口來,然後儘可養在院裡的荷花大缸之中。如今雖然沒有荷花大缸也沒了賣金魚的小販,可並不要緊。

洪衍武為了哄媳婦高興,什麼辦法都想得出來。沒有荷花大缸,可以買商店裡的玻璃魚缸啊。沒有賣金魚的,大可以自己去“北海公園”撈啊。

結果一天下來,他不但用蚊帳做的網和羊骨頭網回了兩斤小蝦,足供對月舉杯之用。

一大串燈籠草,七八隻金色、紅色、金紅色的小金魚也裝在了玻璃圓缸裡,擺在了客廳窗戶邊的圓幾上。

這裡位置好,每天早上都能曬到太陽,看著魚兒在晶瑩的水中穿梭於水草之間,倒也是番樂趣。

隻是“糖心兒”特膈應他抓來的“蛤蟆咕嘟”,非讓他把那長出了腿兒的小蝌蚪給扔了不可。這倒是讓他有點替這個小生命傷心了,死得太輕於鴻毛了。

夏蟲呢,更省心。雖然同樣沒有售賣的小販,可洪家“龍口村”有親戚啊。

都不用洪衍武張口,一到時間。允泰和兆慶,直接就讓安太陽、安月亮哥兒倆就把各色蟲兒給捎到洪家來了。

主要就是“蟈蟈兒”、“蛐蛐兒”和“金鐘兒”。因為養幾隻碧綠“蟈蟈兒”聽其晝夜鳴叫,或和鄰人促織取樂,一向都是京城百姓之家消夏的通行方式。

而“金鐘兒”則是夏蟲裡聲音最為優美的珍品,絕不同於“蟈蟈兒”“油葫蘆”、“山老虎”、“嘶拉子”這樣的大路貨。

這種昆蟲為家道殷實者所愛,飼養此蟲需雌雄共置於瓷罐中,駕隔香蒿,喂以毛豆和酸梨。長夜振翅,其聲清越,借瓷罐共鳴而音若鐘聲,故名“金鐘兒”。

那才是京華的遠夢,夏蟲的詩情啊。誰能不愛?

這樣一來,“糖心兒”的房簷下也就掛上了一個“蟈蟈兒”籠子,屋裡多了一個養著“金鐘兒”的小瓷瓶。

其實就連這小瓷瓶也不是普通的玩意,它是“象生瓷”外觀是一大一小連在一起帶著瓜蔓的南瓜,正好一邊一隻蟲。栩栩如生,巧妙非常,讓人愛極了。

據安太陽替兆慶捎的話說,這是鄰村收上來的,還是嘉慶年間的玩意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