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歌舞團的人卻不由暗暗好笑,不少人都幸災樂禍地以為“海防歌舞團”這次要栽跟頭了。
關鍵的時候還是楊衛帆扛住了。
他畢竟是個敢上戰場的真爺們,穆迪又是他親媽。他最清楚無論如何也得把場麵穩住才有可能應付過去。
於是他克製著自己的緊張,先好言安慰住蘇曉明,跟著為了給她爭取補妝的時間,當機立斷把心一橫,自告奮勇地率先登台了。
而且誰也沒想到,他登台之後演出效果簡直堪稱驚豔。才剛剛唱出歌曲《咱當兵的人》第一段,樸實的歌詞就使得一位軍委領導率先帶頭鼓起掌來。
這下不但贏得了一個開門紅、滿堂彩兒,讓其他歌舞團的人大為震動和驚奇,也同時穩定了後台蘇曉明的情緒。
她隨後再登台,發揮便相當正常,而且同樣也取得了堪稱完美的演出效果。
就在她唱出,“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海浪把戰艦輕輕地搖……”後,全場變得一片寂靜,幾乎所有人都被蘇曉明那朗誦詩一樣的歌聲驚呆了,都屏住呼息仔細傾聽。
最終彙演的結果,是楊衛帆和蘇曉明憑借這兩首歌,全都一鳴驚人,成為了受到眾多領導關注的熱門人物。雙雙為“海防歌舞團”贏得了男女獨唱表演的最高榮譽。
而且這還不算完,這次演出結束之後,楊衛帆和蘇曉明的歌曲居然又被廣播電台的人給看上了。隻不過這次可就不是京城地方台了。而是麵對全國聽眾的“國家人民廣播電台”。
不得不說,這兩首歌曲的播放效果再次大大超乎所有人預計,除了讓部隊認可,複原軍人們熱愛,居然也讓老百姓們喜歡。這兩首歌很快紅遍了大江南北。帶來了一場席卷全國的“楊衛帆熱”和“蘇曉明熱”。
之後“國家人民廣播電台”知道了楊衛帆還有一首《小白楊》,趁熱打鐵隨後播出,也同樣獲得了全國聽眾們的喜愛和認可。
而且當大家從節目裡知道,《軍港之夜》、《咱當兵的人》和《小白楊》這三首歌曲都是楊衛帆自己作詞作曲的,更感到無比的驚訝和崇拜。楊衛帆簡直借此一躍成為了新生代軍旅歌曲的代表人物了。
當然,這一來穆迪簡直是心花怒放,至少年輕了十歲。
因為有了這種結果,不但團裡再沒有人敢說她培養自己兒子是走裙帶關係。也不會有人對她刻意栽培自己的兒子再有任何的反對意見。
如果誰敢質疑,那都先要麵臨著一個問題。
楊衛帆當初可是主動放棄來“海防”的機會,自己去更高一級彆的“總政”了。之後又完全是被她用母親的身份威逼,又用極大的代價強行“交還”回來的。
現在看來,這無疑證明她的決定是多麼的明智正確,證明了楊衛帆是全憑個人實力獲得成功的。也證明了她這一舉措是簡直堪稱“一心為公”,而且和“總政”做的交易當初看起來是虧了血本,但實則劃算之極。
這就讓她徹底揚眉吐氣起來。儘可在下屬的讚譽聲中,光明正大地把團裡的一切資源向兒子身上傾斜了。
其實事實也正是如此,不但“總政”胡團長很快私下裡打了電話,跟穆迪抱怨說“買賣”做虧了。
而且當穆迪以“全軍觀摩演出”獲獎為由,提出要給楊衛帆和蘇曉明立功受獎,並給他們晉職晉級的意見時,領導班子也沒一個人反對。甚至還有人建議理應要給楊衛帆這個詞曲作者多晉升兩級。享受正團極待遇。
這可就讓穆迪的笑容再也難以藏住了。
天下間,難道還有比當媽的大大方方栽培兒子,卻沒一個人能挑出不是來,還得說她做得對、做得好,更讓人開心和幸福的事兒嗎?
她的兒子,那真是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