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鎮物(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6194 字 2024-03-27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可俗話說的好啊,人再得意也得夾著尾巴。

洪衍武這一眉飛色舞把實話禿嚕了,反倒惹來了沒必要的麻煩。

人家單先生一聽說是“華夏工藝品”商店買的,就知道這肯定是陰差陽錯從故宮流失出去的。

畢竟是故宮的研究員,職業的責任感馬上爆發,單先生竟然提議讓洪衍武交給國家。他表示願意跟故宮收購部門說說,可以給他高一些的價錢把東西收走。

哎喲,得意忘形,這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呀。

洪衍武這一下就苦了臉,直告饒。

“彆啊,單先生,我們哥兒倆好不容易把這玩意弄回來的,容易嗎?您彆一句話,就給劃拉到故宮裡頭去啊。那裡頭什麼沒有,可不缺這一件兩件的。我跟您說,這東西年頭可不夠,按國家政策它不算文物啊。我謝謝您,您就彆逼我了,好不容易撿個大漏兒,我還想當傳家寶呢……”

見他反應如此之大,還說得如此可憐。單先生和王漢平都不由一起笑了。

不過單先生還在堅持,“你這東西確實算是國寶。難得的是一對兒,還無殘破,已經足夠進‘珍寶館’的了。所以,你才該把他交給故宮啊,這樣可以有更多的人民群眾看到它……”

洪衍武一梗脖子。“那可未必,我的單先生啊。您彆誑我,行裡邊的事兒我也知道點兒。真正的好玩意,可不是都給公眾展出的。再說就是可以展出的,那就都是真的嗎?比如說某些字畫,某些瓷器……”

這幾句正中要害啊,單先生一下支吾了。

洪衍武順勢又趕緊好言相求。

“單先生,說實話,這東西能到我手裡,那也是緣分。您去‘華夏工藝品商店’看看就知道了,咱們什麼好東西不是明碼標價在往外賣啊?那叫出口創彙。還就屬料器洋鬼子買的最多,因為咱這玩意兒是一絕,他們那兒沒有啊。其實要不是我這對蟠桃樹太不方便了,估計早流失到國外去了。我們這買下來,還算為國家立了一功呢。其實我知道您擔心什麼,您不就怕我倒手轉賣,或是藏著掖著嘛。您放心,一是我保證好好保存,多少錢也絕不出賣。二我保證,以後絕對找個機會為公眾展出。茲要有人看,我就天天敞開大門給人看,絕不關門。真要那樣,那沒準比交給故宮還更符合您的初衷呢……”

這幾句話說的到位,單先生臉色還真猶豫了。

關鍵時候,王漢平又出麵幫著洪衍武說了幾句話。

“老單啊。故宮就是再有錢,總不能把所有的東西都收進去吧?人家自己花錢買的,不願意交公就算了。你都不在職了,還操這心乾嘛!何況小夥子這話也沒說錯,有時候這些東西在私人手裡,確實比在公家手裡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嗯,你能說不是嗎?”

這麼一來,單先生真就點點頭不言語了。

洪衍武這才鬆了口氣,心裡既感謝王漢平仗義執言,也覺得單先生這位專家肯聽人勸,還挺開通的,倒不算是食古不化。

可是他完全沒想到,王漢平說這話居然也是有著特殊原因的。並不單是衝他這兩盆蟠桃樹說的。因為緊跟著,王漢平就對他仔仔細細說起了一件大事兒。

洪衍武等到聽完了,才真正領悟了王漢平剛才這話的意思,更是為兩位老先生來找他的真正意圖大吃一驚。

敢情今兒單先生和王漢平撞見洪衍武和陳力泉一起運東西,並不是巧遇。兩位老先生其實是特意等在大門口的。目的就是要跟洪衍武說個大事兒。

是一件什麼大事兒呢?

為的是一件了不得東西。

這東西有多麼了不得呢?

事關整個京城的安危。

這話聽著邪唬吧。可話得兩頭說,這東西要真說出來,後輩的年輕人或許能夠不當回事。但老輩兒京城人絕對一百一的認可。

那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得嘞,不賣關子了。直截了當,那東西是一塊兒巨大的木頭,金絲楠木,鎮守京城的神木!

自明清起,京城就有“五大鎮物”之說。

傳言按道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在京城的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設置了五個鎮物,用來震懾妖魔,以確保京城安寧。

中央屬土,鎮物是“萬歲山”,實際上就是聚土為鎮山的“景山”。北方屬水,鎮物是“頤和園”昆明湖邊的銅牛。南方屬火,鎮物是“永定門”的燕墩。西方屬金,鎮物是“覺生寺”(大鐘寺)的永樂華嚴大鐘。

而東方屬木,鎮物就是咱們要說的這棵“神木廠”裡的金絲楠木了。

據《日下舊聞考》中記載,“神木廠在廣渠門外二裡許,有大木偃側於地,高可隱一人一騎,明初構宮殿遺材也。相傳其木有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